爬架施工组织设计.doc目 录
一、爬架简介
二、工程概略
三、方案设计
爬架基本工作原理
方案设计依据
平面设计
立面设计
主要技术参数
四、爬架施工现场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举措
安全检查制度
五、爬架的安装
安装流程图
架体的安装与搭设
电气的安装
调试查收
一般规定及要求
六、防电、防雷举措
防电举措
防雷举措
注意事项
七、爬架的升降
施工流程图
升降前的准备
升降作业
提升操作步骤
下降操作步骤
升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爬架升降后的检查查收
八、爬架的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中的平时维护
九、爬架的拆掉
十、计算书
附图表
一、 YF 附着升降脚手架简介
YF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主框架(上、中、下三节) 、底部水平桁架、附着支座、调节顶撑、防坠、防倾装置、提升设施和脚手架体等组成。其特点: 1、主框架(轨道):高度米,合用米以下楼层,层高大于米时,再增加一节中节。 2、附着支座集承重、导向、防倾、防坠于一体,操作简单方便;架体下降时,每安装一次葫芦可连续下降两层。 3、调节顶撑既能调节架体水平高低误差,又能承重,操作简单方便,节俭劳动时间和大量钢
丝绳;安装时,无须搭设操作平台,和同类产品相比较,可节俭 20 天的钢管及卡扣租借费用。能单跨升降,也能够多片整体升降。提升设施采用环链式电动葫芦。
二、工程概略:
该工程为框、剪结构, 25 层,标准层高。
三、方案设计
爬架基本工作原理:
爬架是经过附着支承结构附着在工程结构上, 依赖自己的升降设施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即沿建筑物外侧,搭设一定高度的外脚手架,并将其
附着在建筑物上,脚手架带有升降机构及升降动力设施,随着工程进度,脚手架沿建筑物升降。
方案设计依据
1) 标准层结构平面图
2) YF附着升降脚手架安 装操作规程和技术指标
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
4)《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
7)《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
平面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南、北各布置 23 套提升机构, 各配置 13 台电动葫芦分两段分别对架体进行升降。
提升机构的平面地点及立面地点详见后附图, 施工时按图设置预留孔。
架体底部采用标准连结杆搭设底部桁架, 局部用脚手架钢管搭设底部桁架,搭设长度不超过 2m。
立面设计
爬架从标准一层开始安装搭设, 随施工进度逐层搭设至 4 个标准层高,爬架开始提升。
附着支撑结构为:三角形钢梁支座,宽度 800mm,使用工况安装三个,升降工况安装两个附着支座。
爬架以主框架及水平梁架为骨架采用扣件钢管搭设, 高度米,按
规范搭设剪刀撑,剪刀撑从架体底部向上连续搭设,跨度不大于 6m,水平
夹角 45-60 0,并应将把主框架和底部水平梁架连为整体。
脚手架悬挑长度不大于 3m,悬挑大于 2 米的部位以主框架为中心成对设置对称斜拉杆,其水平夹角应不小于 450。
主要技术参数
架体高度:米,架体跨度:最大跨度为米;
架体宽度: 米,步距 米;
架体悬挑长度:最大米,架体悬臂高度: 5 米;
主框架距建筑结构米,脚手架体距结构米;
架体升降设施:×6 m电动葫芦,架体升降速度 13cm/min;
四、爬架施工现场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应组成爬架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班子,特意负责爬架的安装、升降、维修、拆掉等工作。爬架项目部成员分工如下:
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吕康跃、卢则忠、王家峰
组员:周江波、燕长征、李含江、李培章、王能术
现场负责人职责:
仔细执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施工方案制订的施工技术举措,实时办理爬架作业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仔细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和
爬架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