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述题示例.doc论述题示例:
1、试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 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 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 的个性。
二者相互区别:
普遍性(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特 殊性(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二者又是相互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 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 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共 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共性统摄个性,是个性的共 同本质。另一方面,个性中包含着共性,也没有离 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
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 情况下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对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统一的原理,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 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 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 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低又不均衡,现在 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级。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 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取 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2、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说明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
(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 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就是否定 之否定规律。
第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 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 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从而使事物 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 进的、上升的。
第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 路是曲折的。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 特征,仿佛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使事物的发展过 程呈现出周期性。另外,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 反复斗争的过程。新事物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 弱小的,不完善的。新事物只有经过反复曲折的斗 争,才能最终战胜旧事物。还由于某些偶然的原因, 事物的发展会出现暂时倒退,这也是曲折性的一种 表现。
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只看到事物 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直线论 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 性。
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 理,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 重大意义。
首先,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事物的总趋势是 前进的、上升的,新事物代替战胜旧事物,社会主 义必然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 业一定会取得成功。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 摇。
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准 备。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 困难、遭受各种挫折,我们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保持清醒的 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走曲折的路。要反对看 不到我们伟大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盲目乐观 态度,也反对形形色色的悲观论调。
3、试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古人的话: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答案要点:二者的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 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
—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二者区分的标志是 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 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质变, 在质变的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 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 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引起新的量变,如此交替 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重视 量的积累,同时注意质变的发生。集小恶则成大恶, 集小善则为大善。对于好的现
马哲论述题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