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doc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
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
1 / 5
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
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
背起书包走出家门,一条条宽阔的马
路向你张开怀抱,一辆辆新型机动车与你擦肩而过,此时,你已经与
忙碌的交通打上了交道。
交通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我们形影不离,密不可分。
发达的交通能为我们带来便利和
舒适,但也增加了许许多多的隐患与威胁。
2008 年全国道路交
通安全事故 26 万起,死亡 73484 人,受伤 304919 人。
这组庞
大数字是否让你不寒而栗?
电视上报纸中还屡屡出现这样的报
道10 月 25 日傍晚 6 时许,一名女子在唐家鸡山巴士站附近横
过马路时,连续遭遇两车撞击和拖行,当场死亡。
1月16日 23
时 20 分,珠海大道南屏镇广生小学路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小客车,在由东往西方向行驶时,与四名路人发生碰撞,撞坏了
两辆单车,酿成三人当场死亡、一人受伤的惨剧。
京珠高速公
路广珠路段横沥大桥上五车相撞。
其中三辆车上的七人中有五
人当场身亡,另两人受伤被送进番禺区人民医院,
一人经抢救无效身
亡。
5 月 15 日 10 点杭州萧山区金城路再次上演宝马撞死人重
大事故。
一辆白色宝马小汽车,把一家三口撞飞。
小孩的
头部流了好大的一滩血,女人当场死亡,男人的伤势较轻。
这
些血肉模糊的画面怎能不让人触目惊心?
在公路上,机动车和
行人之间,谁更强势?当然是前者。
据珠海市公安交通警察支
队近四年的交通意外伤害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在交通意外伤害中,
马路上的步行者比乘车者更易死亡。
机动车司机和我们小学生,
哪个更容易接受规劝和教育?当然是后者。
我们如何保障生命?
如何更健康地活着?当然是遵守交通规则,礼让为先。 偏远的
贵州贫困县则黑乡的小学生, 在公路上行安全礼感动了司机, 保证了生命安全,放学回家的则黑乡小学生,他们一见车辆,立即就让到路
边,并面向汽车行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过往司机除了主
动减速,还会以短促的喇叭声向学生们表示感谢。
一位开农用
车的司机说看见学生们有这么高的素质,
我除了很感动以外, 更应该
做的就是慢慢前行,确保学生们的安全。
截至目前,则黑乡公
路沿线的学校都没有出现学生遭遇车祸的事件。
生命之水清悠,
是平安意识流。
流过蛮荒和繁荣,穿过冬夏与春秋。
安全
之河源远流长,源于人类生的需求。
古今七彩梦壮美的画卷,
是世代避险造福的渴求?惨烈、哀婉的生命悲剧,上演着盲动、无奈
的困惑,日益积演的痛楚,使人不再错失安康。
觉醒铺平生的
道路,警惕和自卫是不懈的追求。
用心创造生命安全,坚忍向
上恒久吉祥。
这首名叫《安全意识流》的小诗,让我领略到生
命是唯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的精神。
要想
生命得到保障,那就要遵守交通规则, 维护交通秩序。
人让车,
让出一片温情,让出一片秩序;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让出一片理
解。
只有人与车互相礼让, 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才能更
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