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哺乳纲
全身被毛
运动快速
恒温
胎生
哺乳
*
第一页,共85页。
*
第二页,共85页。
一、哺乳动物的先进性
1.神经和感官高度发达,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出现了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约为25-37℃),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
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
第三页,共85页。
哺乳类胎盘结构模式图
二、胎生、哺乳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
第四页,共85页。
*
第五页,共85页。
(一)胎生: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在母体里发育,并且从母体获得养料,直到形成幼仔后才从母体产出的生殖方式。
(二)胎盘:是指由子体的尿囊膜、绒毛膜和母体的子宫壁共同构成的连接体。为胚胎提供营养、排除废物、制造激素及具有免疫功能。
(三)意义:
:为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降低。
: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发育成长。加之哺乳类对幼仔有各种完善的保护行为,因而成活率高,所产幼仔数目减少。
*
第六页,共85页。
三、哺乳类躯体结构与功能概述
(一)繁殖
1.全部哺乳,绝大多数胎生,原兽亚纲卵生,后兽亚纲为卵黄囊胎盘,真兽亚纲为胎盘。
:较原始的双子宫(如啮齿类)、较高等的双分子宫(如猪)、双角子宫(如有蹄类、肉食类)和单子宫(如蝙蝠、灵长目)。
3.胎盘
1)蜕膜胎盘:环状胎盘和盘状胎盘。
2)无蜕膜胎盘:散布状和叶状胎盘。
*
第七页,共85页。
子宫
输卵管
阴道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双子宫
双分子宫
双角子宫
单子宫
哺 乳 类 子 宫 类 型
*
第八页,共85页。
胎 盘 类 型
盘状胎盘
尿囊腔
尿囊
卵黄囊腔
绒毛膜
羊膜
羊膜腔
无蜕膜胎盘
蜕膜胎盘
散布状,鲸等
叶状,反刍兽
环状,食肉目等
盘状,灵长类等
*
第九页,共85页。
(二)外 形
体外被毛,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适应辐射明显:
:四肢下移至腹面,紧贴躯体下方。前肢肘关节向后转,后肢膝关节向前转,提高了支持力和跳跃力,有利于步行和奔跑。
:体呈鱼形。
:前肢特化为翼。
:体躯粗短,前肢铲状。
*
第十页,共85页。
动物学哺乳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