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为加快全省殡葬事业科学发展, 按照《殡葬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25 号)、《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发〔 2009 〕 170 号)和《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殡葬工作,全省殡葬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群众丧葬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文明祭扫风气正逐步形成, 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文明节俭办丧事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殡葬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先后开展了殡葬管理专项整治、“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公墓清理整顿等集中整治活动,全省共清理整顿非法公墓 20 余处、查处违法违规案例 30 余起,收缴销毁非法生产、销售丧葬用品 10 万余件, 有效地强化了殡葬管理,净化了殡葬环境。——殡葬改革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全省除石台、祁门等 10余个山区县实行土葬,其余地区全部实行火化。在火化区,重点加强对农村殡葬改革的督查监管,加大“以罚代葬、以罚代化”行为的查处力度, 遗体火化率保持在 83% 以上。在土葬改革区, 开展平坟还田(林), 先后平毁、迁移散葬坟墓 8 万多座, 平坟还田(林) 近 3000 亩,新增植被、绿化近 3000 亩。——殡葬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至 2010 年底, 全省共建有殡仪馆 78座, 经营性公墓 98座, 农村公益性公墓 1141 座。全省殡葬基础设施改造投入资金 2 亿多元, 殡葬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殡葬服务单位行风建设富有成效, 一批殡葬单位和个人荣获民政部、省民政厅和相关部门的表彰。殡葬服务人员从业资格鉴定扎实开展,殡葬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殡葬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合肥、铜陵、马鞍山、滁州、亳州等 6 个省辖市出台了惠民殡葬政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生活困难重点优抚对象等特困群体享有免费基本殡葬服务。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省殡葬事业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丧葬需求,特别是在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殡葬管理体制、殡葬资源配置、殡葬救助保障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殡仪馆设施设备总体落后。部分设施陈旧,管理粗放,功能单一;部分殡仪馆地处城市中心,急需搬迁。二是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以及工作环境差、待遇偏低等原因,殡葬服务岗位缺乏吸引力,一线殡葬职工年龄偏大,职业和文化技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惠民殡葬服务覆盖面狭窄。四是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葬法推动缓慢,殡葬环境整治任务繁重。为此,必须坚持深化殡葬改革,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 努力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民生为导向,坚持基本殡葬服务公益性方向,大力推进惠民殡葬、绿色殡葬, 树立文明节俭丧葬新风尚。加大殡葬改革力度,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加强殡葬行业监管,健全殡葬救助保障制度,促进殡葬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殡葬改革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公益优先。满足群众根本利益, 完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保障困难群众丧葬需求,彰显基本殡
安徽省“十二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