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名词解释
LT
1、美术 : 艺术的种类之一。“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
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 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
2、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
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审美 : 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4、美术史 : 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5、美术语言: 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6、形式感 : 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7、美术媒材: 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8、感知 : 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9、体验 : 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
1、美术创作: 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1、美术表现: 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1、美术批评 : 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1、艺术风格 : 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
1、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2、美术创作:美术创作是指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3、审美:审美是指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1、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2、 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的图形符号,一种信息传递形式。标志有是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1、 什么是绘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农民画:农民的画。也包括渔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画。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农民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自由随意,经常借用民间美术,
如剪纸、刺绣、皮影等造型方法,在画法上没有既定的框框,不求形似,不讲透视,总体上呈现出热烈、明朗、质朴、稚拙的艺术风格。
2、版画:在不同的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
小学美术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