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万叶集》中“杜鹃啼鸣”的意象研究.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万叶集?中“杜鹃啼鸣〞的意象研究
摘要:?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被誉为日本民族的心灵故土,集子里收集的和歌也被认为日本和歌的起源。该集子共收集了156首吟咏杜鹃啼鸣的和歌,主要有夏季季语、农耕报时、相思之情等意象;笔者认为,其形成原因除了受中国文学元素的影响外,也深受日本文学的主题和“万叶时代〞和歌主题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古典诗句?万叶集?杜鹃意象
被誉为日本民族心灵故土的?万叶集?是日本文学史上最早的和歌总集。该集子一共有20卷,一般认为奈良时代〔710~784〕末期成书,收录了约4516首和歌。作者包括从皇族、贵族至妓女、乞丐等阶层,其中额田王i、柿本人麻吕ii、山部赤人iii、山上忆良〔660-733〕、大伴旅人〔665-731〕、大伴家持〔665-731〕等尤为著名。其中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该集子由大伴家持收集、整理、编纂。?万叶集?的题材和内容广泛。根据?万叶集民俗事典?的统计,在?万叶集?里咏叹的植物有150种以上,与植物相关的和歌近2000首;咏叹的动物有63种,相关和歌有698首,其中咏叹最多的动物当属“杜鹃鸟〞,相关和歌有156首之多【1】〔P·55—56〕。
日本的和歌被称为日本文学、特别是日本古典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形式,也可表记为“倭歌〞、“大和歌〞等。和歌在歌体上可以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等。短歌的根本形式由“5·7·5·7·7〞五句三十一音构成,逐步开展成和歌的代表,这大概与日本人喜欢短小、简洁的民族性格有关。本文以?万叶集?短歌为研究对象,探讨“杜鹃鸟〞的意象问题。
一.?万叶集?的“杜鹃啼鸣〞意象分析
杜鹃〔日语发音:ほととぎす〕,又名霍公鸟、时鸟、子规、杜宇、郭公、不如归、蜀魂,留鸟,初夏飞到日本。在?万叶集?里,多用“霍公鸟〞来表记。阿苏瑞枝说:“杜鹃是怀古之鸟、农耕报时之鸟、触发爱情之鸟,其中大局部咏杜鹃的和歌是抒发喜欢它的鸣叫而苦苦等待之情的,不仅自己想听,也希望亲人、朋友能听到〞【2】〔P·24〕。通过梳理,笔者认为?万叶集?的杜鹃啼鸣主要抒发三种情怀:第一、杜鹃鸣叫宣告夏天的到来,是文学作品中夏天的季语;同时也有农耕报时之意。第二、通过杜鹃鸣叫抒发对恋人的相思之情;第三、通过杜鹃鸣叫抒发与同性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受中国节气思想的影响,杜鹃鸣叫常常宣告夏天到来、催促农耕的意味。在?万叶集?中,预示夏天到来的和歌常常在歌词开头修饰“橘〔たちばな〕〞、“卯の花〞等枕词iv。日本的柑橘和卯花一般初夏开花,常用作夏天的季语,将二者冠于和歌的开头,形成固定的格式,预示初夏的时感。“あやめ草〞v、“玉に貫く〞vi“藤波〞也常表示夏天的季语。另外,“あやめ草〞“玉に貫く〞“橘〞是端午节装饰物件,常用作端午的节气用语,也是夏天到来的季语。如:
例文一、霍公鳥待てど来鳴かず菖蒲草玉に貫く日をいまだ遠みか〔卷8·一四九○〕〔笔者试译:望穿秋水盼杜鹃,无踪无际无啼鸣,待到端午佳节至,菖蒲草橘饰香包〕。
例文二、霍公鳥鳴く声聞くや卯の花の咲き散る岡に葛引く娘女〔卷10·一九四二〕〔笔者试译:葛蔓深处鸟啁啾,卯花飘落满山坡,织女采蔓织葛布,笑问杜鹃夏可至?〕
例文三、霍公鳥何の心ぞ橘の玉貫く月し来鳴き響むる〔卷17·三九一二〕〔笔者试译:林间扑棱杜鹃鸟,岁岁年

《万叶集》中“杜鹃啼鸣”的意象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凹凸漫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