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家》教学反思《家》是是一首儿童诗, 主题单纯, 内容浅显, 富有儿童情趣, 贴近儿童的生活, 很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能把握儿童诗的特点, 并以读贯穿始终, 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以此发展学生语言, 启迪他们的智慧, 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一、体验阅读,读中见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家》一课, 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 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树林里小鸟在欢唱; 清清的河水中, 鱼儿自由自在地游; ……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 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 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二、想像入境,情感熏陶儿童诗的语言精炼、意象简单使得诗歌在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家》同样如此。在读通读懂后, 我在诗歌的空白处设计这样的一些提问“联系生活中所看到的, 说说“假如我们的教室就是清清的小河, 你就是一条小鱼儿, 你会在可爱的家里干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联想去表演,去填补这些空白,欣欣然走进诗的意境。学生表演时拥有真切的情感体验, 入情入境,从而达到与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鸣。三、句式迁移,突破难点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家》这课中句式是“( 什么)是(谁) 的家”,我进行了两次迁移。一是在学习课文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前, 其主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祖国关系的感悟。二是在学完整首诗后, 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 自由讨论, 合作完成。这种创编, 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

《家》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