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岩爆防治方案.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岩爆防治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
拉日铁路指挥部
二零一一年十月
拉日铁路TJ5标隧道岩爆防治方案
1工程概况
拉日铁路TJ。其中隧道有6座,为:盆因拉隧道、双曲村隧道、明炯隧道、托布村一号隧道、托布村二号隧道、卓玛隧道,共计21413m。其中盆因拉隧道全长10410m,为拉日线最长隧道,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我标段隧道设计均无高地应力及极高地应力现象,但盆因拉隧道最大埋深达1080m,岩层为闪长岩,围岩以Ⅱ级、Ⅲ级较多,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可能存在地应力,为确保施工安全,应专门制定应对地应力的防治措施。其它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也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万无一失。
2岩爆的特点及辨识
施工前除采取仪器测定外,应对岩爆有个基本的辨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岩爆是深埋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动力破坏现象,当岩体中聚积的高弹性应变能大于岩石破坏所消耗的能量时,破坏了岩体结构的平衡,多余的能量导致岩石爆裂,使岩石碎片从岩体中剥离、崩出。岩爆往往造成开挖工作面的严重破坏、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已成为岩石地下工程和岩石力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轻微的岩爆仅剥落岩片,无弹射现象。,一般持续几天或几个月。
岩爆产生的条件
(1)近代构造活动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当该部分能量超过了硬岩石自身的强度时;
(2) 围岩坚硬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且具有较高的脆性和弹性,能够储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当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
(3)埋深较大(一般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且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
(4)地下水较少,岩体干燥;
(5)开挖断面形状不规则,大型洞室群岔洞较多的地下工程,或断面变化造成局部应力集中的地带。
(6)地质构造
岩爆大都发生在褶皱构造的坚硬岩石中。
岩爆与断层、节理构造密切相关。当掌子面与断裂或节理走向平行时,极容易触发岩爆。
岩体中节理密度和张开度对岩爆有明显的影响。掌子面岩体中有大量岩脉穿插时,也可能发生岩爆。

用天然应力中的最大主应力σ1与岩块单轴抗压强度Rc之比进行判断。经验公式:σ1/Rc>~(或Rc/σ1>~)的脆性岩体最易发生岩爆。(Rc/σ1 = 4~ 7 为高地应力,Rc/σ1 < 4 为极高地应力)。
3岩爆的防治措施
施工中应对地应力较高、可能出现岩爆地段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勤量测、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和强有力的施工支护,确保岩爆地段的施工安全,将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岩爆的危害降到最低。加强监测,采取向掌子面喷水、钻地应力释放孔、增设锚杆、挂网等措施,同时加强观测,以确保人身、机具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超前地质预报
①超前探孔。在隧道掌子面开挖地面以上1. 5 m位置, 左右两侧各钻一孔, 孔深5~ 6 m, 每2 个循环交替钻进, 通过钻探探明前方围岩地质表现, 可以帮助推断高顶应力的情况。
②地质素描。在开挖后对掌子面、左右边墙揭示的围岩产状、岩性等进行描述绘制上图, 分析

岩爆防治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452 KB
  • 时间2021-1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