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介绍的实例为汽车后视镜模具设计,最终效果如图15-0所示。在讲解具体的设计过程之前,首先对该实例做一简单分析。
图15-0 后视镜模具效果图
实例分析
设计方法分析
本例采用Pro/MOLDESIGN模块进行模具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设计效率更高。本例在进行分模的过程中,将完全遵循实际产品模具设计的步骤,并重点通过分型面创建这一关键环节,来实现后视镜模具最终的分模效果。
产品结构分析
从效果图图15-0可以看到,该后视镜产品属于壳类零件,在定模上的两个方向具有侧抽芯,抽芯距离不大,适宜采用斜导柱抽芯方式。
因为抽芯在定模上,所以要采用三板式的双分型面模具结构。本例重点讲述各个成型零件的分割,而对抽芯机构和定距分型机构的建立未作叙述。
主要知识点
(1)模具型腔模型的建立过程。
(2)用复制方式建立分型面的方法和分型面的延伸。
(3)分型面的合并。
(4)用草绘方式建立体积块和体积块的修改。
(5)分割创建体积块。
(6)模具元件的抽取和仿真开模。
设计流程
(1)新建模具型腔组件。
(2)装配参照模型并指定收缩。
(3)创建工件和分型面。
(4)分割体积块并抽取元件和仿真开模。
具体设计步骤
1.新建模具型腔
(1)在Pro/ENGINEER Wildfire 系统中单击主菜单栏中的“文件”→“设定工作目录”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2)单击“文件”→“新建”→“制造” ,如图15-1所示。在“子类型”中选择“模具型腔”,接受默认的文件名称“Mfg0001”, 取消“使用缺省模块”,并单击此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
(3)出现如图15-2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mmns_mfg_mold”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5-1 模具型腔组件名称 图15-2 组件模板选择
2.装配参照模型
(1)单击右边级连菜单“模具型腔”→“装配”→“参照模型”,出现如图15-3所示的窗口,选择文件名为“”的零件,单击“打开”按钮。
(2)出现如图15-4所示的“元件放置”对话框,在约束类型中选择“坐标系”,系统提示选择坐标系,分别按照图15-5选择参照模型坐标系“prt_csys_def”、组件模型坐标系“mold_def _csys”,然后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
图15-3 参照模型选择 图15-4 参照模型放置
图15-5 约束坐标系选择
(3)出现如图15-6所示的“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接受默认的参照模型名称,单击“确定”按钮。
图15-6 参照模型名称
3.设置比例收缩
单击右边级连菜单“收缩”→“按比例”,出现如图15-7所示的对话框,选择坐标系“prt_csys_def”,不改变默认的“各项同性”“同前参照”选项,(ABS材料),单击“确定”按钮。
图15-7 参照模型名称
4.创建工件
(1)单击右边级连菜单“模具模型”→“创建”→“工件”→“手动”,出现如图15-8所示的“元件创建”对话框,接受默认状态和文件名称,单击“确定”按钮。
(2)出现创建选项对话框,选择“创建特征”,单击“确定”按钮。弹出特征操作级连菜单,单击“实体”→“加材料”→“拉伸”→“实体”→“完成”。
(3)单击左下角按钮→按钮,出现图15-9所示“草绘”对话框,选择“MOLD_RIGHT”平面作为草绘平面,选择“MAIN_PARTING_PLN”平面作为草绘方向的顶参照,单击“草绘”按钮。
(4)出现如图15-10所示的
“参照”对话框,在图形区单击选择“MAIN_PARTING_PLN”平面、MFG0001_REF零件“TOP”平面作为草绘参照。单击“关闭”按钮。
图15-8 工件名称
图15-9 草绘放置
图15-10 草绘参照
(5)在图形区绘制如图15-11所示的草绘,单击按钮确认。
图15-11 工件草绘截面
(6)在左下角数值对话框中输入工件厚度值“200”,选择按钮,单击按钮确认。然后单击右边级连菜单“完成”,出现如图15-12所示的工件模型。
图15-12 工件模型
(7)单击图标,弹出如图15-13所示的“遮蔽—撤消遮蔽”对话框,选择“Part0001”,单击按钮,并单击按钮。
图15-13 遮蔽对话框
(8)单击图标→图标→图标→图标,取消基准特征显示。
5.创建分型面
单击右边级连菜单“分型面”→“创建”,单击“确定”接受默认的名称,单击右边级连菜单“增加”→“复制”→“完成”,出现如图15
汽车后视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