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来宾祥和小学 潘慧梅
2010-6-12
2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这篇课文写的是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看到的奇丽的景色:德国人很喜爱花,但家家户户都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自己只看到花的脊梁,而让花开往外面供走在街上的人欣赏,自己走在街上也可以欣赏别人的花,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深深地感染了作者。学习这篇课文除了体会作才这种思想感情外,还要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从而去领略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这也是本组课文的学习目标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3个生字,会写“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颇有、耐人寻味、奇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自主探究,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从而领略外国的民族风情,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深深感动,激发学生的“我为人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自主探究,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从而领略外国的民族风情,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感情。
3
教学准备: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颇有、耐人寻味、奇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自主探究,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谈话,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都喜爱花吗?(生:喜爱。)那你们通常都把花种在什么地方?(生:家中或阳台上。)是呀,爱美是人的天性,可有一个民族他们对于花的热爱却很特别,他们不是种来给自己看的,而是(生顺势读出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师板题,生跟着书空课题,读题,对课文进行质疑: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要让别人看的?
二、初读课题,整体把握。
1、带着疑问,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
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解决生字词,师巡视指导,特别是学困生。
4
2、全班交流初读成果。
(1)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师补充:我读懂了这是季羡林先生在国外留学时看到的景色:家家户户都喜欢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供别人欣赏,自己走在街上也欣赏别人种的花,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颇耐人寻味。
3、学习生字词:
脊梁 奇特 颇有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莞尔一笑
(1)学习字音:
1)指名给带点的字注音。
2)师范读每排第一个词,生接读,要读出词的韵律。
3)指名读,师指正。
(2)学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拆字法、加字法、理解字意法)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