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修真] 金液还丹百问诀-修仙者
金液还丹百问诀
经名:金液还丹百问诀。又名《海客论》。唐末五代渤海国人李光玄撰。光玄自称曾进历新罗、日本诸国、访求金丹大药。复朴中岳少室山遇玄寿先生,请问金液还丹之道,而撰成此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参校:《海客论》。
金液还丹百问诀
昔李光玄者,渤海人也。少孤连气,僮仆数人,家积珠金巨万。光玄年方弱冠,乃逐乡人,舟船往来於青社、淮浙之问,货易巡历。后却过海,遇一道人,同在舟中,朝夕与光玄言话,巡历新罗、渤海、日本诸国。
光玄因谓道人日;中国岂无好事耶,争得过海游历。
道人曰:我於世上,喻若浮云,心无他事,是以过海。光玄异之,因更日夜与道人攀言论。
道人乃谓光玄曰:郎君家更有何资产。
光玄曰:余少孤,兄弟僮仆数人,家财巨万。
道人曰:既家资如此,何得远涉风波,更求其利,漫漫大海,浩浩长波,一旦倾危,虫鱼得便,此何智也。
光玄答曰:我非为财涉此风波,余暗思人世,皆如梦幻,朝霞晓露,岂可久长,石火电光,瞥然则灭。人生若此,宁可思惟。旧冢未乾,新坟相次。垒金遍地,全不关身。积玉倚天,岂能留命。所以经涉海浪,直入外方,意在寻访真人,问求达士,欲有何术,可救生前。及到外方,又无所遇,不逢英哲,遂且归乡,诚意如斯,非为财货。
道人曰:君方年少,只合爱恋荣华,如此聪明,深为大器矣。莫愁仙分,只要自修,必得其真耳。
光玄闻道人所说,启而言曰:光玄蚯蚓之质,岂有成龙;斥鹦之形,争能似凤,非敢望於大悟,只希睹於小知。傥高人不以余凡愚,少垂诲示,终身佩荷,岂敢负恩。
道人曰:尔求延年保命耶,求金丹大药耶。
光玄答曰:非敢拣择。但高人知者,可望垂诲,终身奉持。
道人乃曰:金丹大药,未遇至人,保命延年,即知轨则。君若好之,吾无悟矣。
光玄答曰:余少愚昧,何敢胜当玄妙之门。
道人曰:夫道在身,更无外事,尔能远离房室,屏弃世绿,枕石漱泉,松烦就静,元气不散,可至长生。夫元气者,是身中混元之气,是人之根基。念住则气停,神行则气散。是以至人住息,屏是非,绝顾盼,喘息不游於鼻外,存思常注於丹田。若三田得实,千年可保。更或纳新吐故,漱液咽津,悉是延年之门,皆为固身之道。古歌曰:气是添年药,精为续命芝。世上馒忙并馒走,不能求己更求谁。此之谓也。但能旦夕不倦,依而行之,必获延年长生之道也。
复问光玄曰:见吾髭发仪形否。光玄曰:高人髭鬓有异,钳发童颜,朱唇皓齿。
道人曰:行此道遂得如斯,余今已逾百岁,不识疾病。汝岂知我乎。
光玄再拜谢曰:少年小子,获闻大道。岂非高人垂念,指示秘关,终身保持,佩服恩德。
后至东岸下船,道人自欲游新罗、渤海,告别光玄。光玄乃涕泗交并,奉辞道人,归还故里。光玄达家之后,一心奉其至道,不顾繁华,遂却离乡,重游沧海,驻居云岛之中,十有余年。依高人之指的,弘持至道。乃得气力百倍,仪形异常。因被往日同船之人,号光玄为海客。
光玄忽於一日夜中,思惟世上人问,更有出世之门,金液之道。若只住居此处,无由得逢。遂便抛离云岛,渐届中华,巡历名山,寻游五岳,瞻礼圣境,恳志访寻,专求达士。乃初游泰岳,次历诸山,后於己酉年中八月三日,因至中岳嵩高山少室洞岩僧寺之中,止泊十余日。后即缓步南登,看骯岩谷。行可五六里问,忽於路侧松林之下,遇一人形神半老,手中携一竹杖,杖头悬挂三瓢,短褐长巾,於人稍异。乃问光玄曰:尔从何方而来至此。
光玄曰:家住渤海人也。驻居云岛,颇历岁年,近自海外而来,寻游名山胜境,今日方到此地。
又问光玄曰:人生各有途辙,尔独游名山,访何事也。
光玄曰:人生虽有途辙,唯余弃辞财产,每笑荣贵,不恋繁华,唯求妙道至真,乃至於此。
又问光玄曰:求道已来,还得几年,得道多少也。
光玄答曰:二十余年,海内海外,无所不到。
又问光玄曰:二十年中,有何所遇。
光玄答曰:二纪年中,曾於船中遇一道人,令光玄保养精气,导引四肢,依而行之,以成其道。
又问光玄曰:既得此道,更欲何求。
光玄答曰:窃闻神仙更有金液妙道,还丹至卫,虑恐虚度年华,是以遍寻山岳。
又问光玄曰:所求金液之道,曾遇人否。
光玄答曰:访求二十余年,不逢达者。
老人乃微笑,再问光玄曰:识吾已否。
光玄曰:未识仁者。
老人曰:我是玄寿先生。
又问光玄曰:尔何姓何名。
光玄答曰:姓李,名光玄。
老人又笑曰:我号玄寿,尔名光玄,与吾相符。我知人矣。仲尼所谓起予者商也。
又语光玄曰:尔求金液之道,为当提拔世人,为当只为自己。
光玄曰:访寻金液之道,一为己身,二为提拔世途有分之者,便即
[内丹修真] 金液还丹百问诀-修仙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