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时行疾病
概念: 时行疾病又称传染病,属中医学温病范畴。
临床特点:有特异的致病因素,即时邪疫疠之气。
临床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免疫性,
年龄与地域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1)起病急,传变快;
(2)多有发热且不同的疾病有发热程度及不同热型差异;
(3)多有不同情况的出疹;
(4)在病变过程中易动风、动血、闭窍、甚则 内闭外脱而危及生命;
(5)病变后期伤阴或气阴两伤。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等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腹泻病等
麻 疹
概述
定义
麻疹是由感受麻毒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时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目赤胞肿,眼泪汪汪,口腔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周身布发红色斑丘疹为主要特征。
命名:宋代以前麻疹与天花常相提并论;
本病因疹点状若麻粒,故称“麻疹”;
西医学也称为“麻疹”。
发病情况
:冬春季节
:6个月~5岁
3病源:麻疹病毒
:病人和带菌者
:空气飞沫
:持久免疫力
:出疹顺利,预后良好;反之,调护失宜,可引起逆证。
历史沿革
《小儿药证直诀·疮疹侯》“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喷嚏,手足稍冷,夜卧惊悸,多睡,并疮疹证,此天行之病也。”是对麻疹症状的较早详细描写,并指出有传染性。
《麻科活人全书·麻疹骨髓赋》:“麻虽胎毒,多带时行,气候暄热,常男女传染而成…”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内因:素体虚弱
(二)外因:感受麻毒时毒
二、病机
麻毒时邪侵犯肺胃(脾),肺胃热炽,外发肌肤为主要病因病机。
若正不胜邪,麻毒内陷,则可见麻毒闭肺、麻毒攻喉、毒陷心肝等逆证、险证,尤其麻毒闭肺最多见。
麻毒时邪
邪郁肺卫
肺失清肃
麻毒由里达表
外透肌肤
毒随疹泄
热去津伤
麻毒闭肺
麻毒攻喉
邪陷心肝
麻疹病因病机示意图
逆症
疹前期
出疹期
恢复期
诊断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史
2. 临床表现
初热期:有发热及肺卫表证,结膜充血,畏光及口腔颊粘膜麻疹粘膜斑,是早期确诊的主要依据。
出疹期:发热加重,按顺序出疹。
恢复期:发热和全身症状迅速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的先后消退,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和糠麸细小脱屑。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病毒抗体检测:血清抗体滴度超过4倍或>1:160可确诊
分泌物涂片:疾病早期取鼻、咽、眼,可查见多核巨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
感冒 本病初热期注意和感冒鉴别。感冒一般无明显结膜充血症状,无麻疹粘膜斑,3~4天不透发红疹。
荨麻疹
3. 风痧、奶麻、丹痧 见丹痧节后四种出疹性时行疾病鉴别表。
麻疹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