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 感谢观看本文------- 谢谢----------------------------------------------------------- [ 标签: 标题]2016 法院聘用人员管理规定一个法院工作人员眼中的聘任制书记员制度法院聘用人员管理规定| 2015-09-06 15:50 在谈聘任制书记员制度弊病之前,首先要了解聘任制书记员的现状,只有了解这些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当前聘任制书记员改革中矛盾之所在。随着 199 9 年高校大肆扩招,以及函授、成人、远程教育及自考等国家承认的教育方式的滥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之压力,其中以法学专业首当其冲,相当数量的法科毕业生毕业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另外, 各省市区的公务员招考也陆续全面拉开,进入法院与检-察- 院的机遇之多也是前所未有。在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以及激烈竞争下,应该说,通过公务员考试层层选拔的大部分聘任制书记员的素质还是不错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由于各省市区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各地聘任制书记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等地,具有硕士学历或名校背景的聘任制书记员不乏其人。 2015 年网上曾有“北大- 法学毕业生报考镇江法院聘任制书记员”的新闻,闹得轰扬一时。而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聘任制书记员的要求则仅仅是国民教育系列的大专学历。从一个非法院政工部门出身的工作人员角度看 2 /9 --------------------------------------------- 感谢观看本文------- 谢谢----------------------------------------------------------- [ 标签: 标题]2016 来,我所理解最高院采用书记员聘任制管理之初衷, 可能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着眼于从制度上解决“审书不分”问题,进而明确职责分工。《书记员管理办法》未出台之前,法官多是从书记员开始做起,经过一定年头,通过法院系统内部的审判资格考试,然后就可以任助理审判员, 这个内部考试自然不能同如今的司法考试相并论,基本上可保证全部通过。因而在当时,对于许多当事人来说,书记员就是法官,至少是准法官。这造成审判员与书记员职责不分,角色模糊,也给审判工作造成一定混乱。基于此种考虑,最高院对书记员实行单独序列管理,即不能转任法官,只可以在所谓“书记官”这一序列里晋升。按照《书记员管理办法》规定,最高院的聘书职级可到正处,高院可副处,中院可正科, 基层院可副科。二是将书记员这一职位定位于“审判辅助人员”。这种定位类似于医院的护士,即不要求从事过多含有技术含量的审判工作,而仅仅是辅助人员而已,因为是辅助人员,所以对书记员实行聘任制管理,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职位并不具重要性(见过省长、市长、县长实行聘任制的么? )。书记员与法院之间需要签订合同,在合同期间其具有公务员身份。合同有期限, 3 /9 --------------------------------------------- 感谢观看本文------- 谢谢----------------------------------------------------------- [ 标签:
法院聘用人员管理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