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净沙秋思说课课件.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净沙
《天净沙 秋思》说课课件一、说教材 《天净沙 秋思》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 《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 题组元,通过对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的品味欣赏,使学生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天净沙 秋思》是元曲中的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游子的孤寂愁 苦之情,旨趣深远的意境美是本文的主要特点。结合单元要求、初一 学生初次接触元曲的认知感悟能力等,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收集整理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元曲一些文学常识。 2. 提高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背诵并默写课文。 3. 通过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感悟小令的语言美、意境美、情 感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 积累并赏析描写“乡愁”的诗文,感受诗人的思乡情。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 的内容和作者 的情感。二、说教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是古典诗词苑的一朵奇葩,可采用下列赏读 古典诗词的途径来感悟堪称一绝的意境美: (一)情景设置激兴趣。 (二)朗读吟诵引感知。(三)品词析句求深入。(四)以诗作画入意境。 (五)联想想象促感悟。(六)知人论世探根源。(七)联类比照寻互证。 具体教法是: 1. 目标导学法 2. 情景设置法 3. 知人论世法 4 . 化诗入文法 5. 点拨法 以上教法运用了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营造氛围,用老师富有诗情画意 的引导语言增强学生的古诗文修养,可高质量的达成教学目标。三、说学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在兼容并举中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 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 2. 3. 4. 5. 6. 积累法 情感体验法 朗读感悟法 自主探究法 联想想象法 讨论交流法 以上学法,能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 四重境界。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以师生的情感体验导入新课,走进马致远的小令世界,板书课 题、作者。 2、 学生简介马致远的生平及作品、元曲的文学常识(课件: 资料 助读);再运用元曲的知识进行课题信息解答:天净沙,曲牌名;秋思, 曲题,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 (此环节“情景设置激兴趣”。情感体验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知人论世”拉近了读者和作者,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学以致用” 解答了课题信息,构建了语文教学“链”,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筛 选信息的能力。) (二)朗读吟诵—感受语言美 1、 学生在对比中掌握小令的朗读技巧。(课件:课文内容) 2、 老师范读,学生仿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 师生挑战赛。 4、 背诵小令,默写小令,同桌订正。 5、 自主质疑,合作释疑,描述内容。 (此环节“朗读吟诵引感知”、“品词析句求深入”。将朗读吟 诵当作进入小令的“敲门砖”,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情境,触摸到马 致远孤独寂寞的心音,初步感受小令美的语言,美的音韵,美的意 境,美的情感,达到了“当堂成诵,当即默写”、“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的效果。) (三)美读想象--感悟意境美 1、 美读课文。 2、 找出小令中流露诗人情感的关键语句。 3、 找出帮助表现作者情感的景物。 4、 以诗作画,把独立的景

天净沙秋思说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260577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