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汉语诗律知识课件.ppt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古代汉语诗律知识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9页
一、近体诗的分类
 在“永明体”诗的基础上形成的讲究平仄与对仗的诗,就是近体诗,也叫做“格律诗”。格律诗在隋末唐初形成,成为我国诗体的正宗。有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9页
二、近体诗的用韵
 
 押韵就是在诗歌中该用韵的地方用同韵部的字。
 (1)近体诗除有的首句入韵外,都是隔句押韵。
 (2)近体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3)近体诗不能出韵(出韵:即用了不是这个韵部中的字)。
 
 北宋陈彭年的《广韵》分206韵。
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7韵;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6韵。后人就把这106韵称为“平水韵”。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9页
三、近体诗的平仄
 
 间:一句中节奏点用字平仄相间。(组句)
 对:同一联中出句与对句节奏点用字的平仄应当相反。(组联)
 粘: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节奏点用字的平仄应当相同。(成篇)
 
 四种基本句式: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起仄收式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起平收式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平起仄收式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仄起平收式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9页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一、三、五也要论的情况: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是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近体诗中不许出现。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子必须是平。否则,除韵脚之外,全句就剩下一个平声字,叫做“犯孤平”。救的办法是将本句的第五字改为平声。
 (2)二、四、六可以不分明的情况: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用了仄,那么第六字必须改为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字可以用仄,但其对句的第五字必须改用平声。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9页
四、近体诗的对仗
 
 律诗一般是颔联、颈联对仗,也有尾联对仗的,还有四联都对仗的。不过律诗至少颈联必须对仗。
 律绝大都不对仗,也可以让其中的一联对仗,也可以都对仗。
 排律除了首、

古代汉语诗律知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