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膝的栽培管理技术
川牛膝喜凉爽、湿潮气候。四川省多栽培于海拔 1200〜 2400 m的高寒山区,以1500〜1800 m的山区栽培为最好,根的品质、产量均高,宜选择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上栽培。忌连作。现将川牛膝的栽培管理技术归纳如下:
一、选地、整地
选疏松、肥沃的壤土栽培为宜,山坡一般以向阳坡为佳。每
亩施圈肥4000〜5000 kg ,捣细,加过磷酸钙 25 kg ,草木灰 250 kg,拌匀,撒于地内,同时拌入适量农药主要用于消灭地下害虫。年前深翻土地45 cm左右,翻后休闲冻土;翌年清明前后, 再翻 1 次,播前 10 d 耙细整平,作 m 左右的高畦。播种前
先向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表土稍干松时,再耧平畦面,以
待播种。
二、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繁殖。陈种子不可用,应采收 3〜4年生植株的种子作种,播前进行催芬,用40 C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1〜 2 h,待种子润透后,捞出放容器内,置温暖处,隔 1〜2 d翻动 1 次,如湿度不足则洒水,待幼芽萌动时播种。
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春播 3〜4月,秋播9月。主产区一
般采取高山春播、低山秋播的办法,出苗率高,缺窝少。播时在
整好的畦面上,条播,按行距 33〜40 cm , cm深的沟。
将种拌细砂,均匀地撒于沟内,覆土耧平,稍加镇压,使种子与
土紧密接触,上边用杂草覆盖,防止风干,影响出苗。每亩用种
量 l kg 左右。
三、田间管理
浇水与松土。 播种后至出苗前, 旱时浇水, 保持畦内湿润。
15 d 左右出苗后,分次揭去覆盖的草,在行间划锄保墒,保持
表土疏松、下层湿润,以利根向下生长。夏季遇干旱,在早晚浇
水。幼苗期浅锄地松土,清除杂草。
.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 3〜4次。播种当年的第一次
在 5 月中、下旬, 宜浅锄或用手扯, 这次除草很重要, 宜早尽早;
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7〜8月再进行1次中耕除草。第二年中耕除草2〜3次。第三年若要收获,就只进行l〜2次,
.间苗定株。苗高3〜6 cm时,结合松土,按株距 6 cm 左右间苗,苗高9〜12 cm时,按株距12〜15 cm定苗。去弱留强,缺苗补苗,使苗全、苗旺,为丰产打好基础。
. 追肥培土
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 3 次。第一次中耕除草后,每亩
用豆饼 50 kg ,经发酵后掺入适量农药,在株旁开浅沟施入,随
即锄地,以土盖肥,旱时浇水。第二次在立秋前后,每亩用尿素
10 kg 或追施磷肥,在行间开浅沟施入。培土厚度,以使根头幼
芽埋入土里约 7 cm 为宜。如不培土,根头易被
川牛膝的栽培管理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