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美术《走进博物馆》课件 新人教版45页PPT.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美术《走进博物馆》课件新人教版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初中美术《走进博物馆》课件新人教版初中美术《走进博物馆》课件新人教版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5先物
你怎样认识世界?看世界地图?读历史书?
读世界新闻?读参者消息?读杂志王关于世
界的报导2不是,你要真正能够感性地
面地、实实在在地了解世界,应该走进美
馆(博物馆)。〓
2求
人类文化与艺术的见证
博物馆是反映人类科学、文艺

自然历史实物的收藏和展示的

方,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与文明

的见证。
3
许多们的美术大师的作
P都以在博物馆(术馆)中找到它们的真迹。
世界十大术馆
意大利梵蒂冈美术馆
国卢浮宫美术馆
英国大英博物馆
俄国冬宫美术馆
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
墨西哥玛雅美术馆
美国大都会美术馆
埃及开罗美术馆
德国柏林美术馆
土耳其君士坦丁美术馆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评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肩负的美育使命。美育的维度贯穿在语文课标的目标体系之中,构成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总是试着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感觉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但是对于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我一直牌懵懂状态,最近我对古诗教学中的美育进行了一点尝试,浅薄之处,敬请指正。
一、借助想像体现美
古诗语言文字精练,构思巧妙,单凭理解是不能体会到美的,有时必须借助想象,才能进入到作品描绘的境界中去。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将一个苍苍茫茫、万簌俱寂的画面和一孤独渔船停泊水边的形像浓缩于20 字里。学识贫乏的儿童要体会到诗中的静态与动态美是困难的,这里便可展开想像,让学生看到:漆黑的夜里,现出了渔灯的光亮,孤零零的灯光像荧火虫似的映在河面上。微风吹来,河面上泛起了层层波浪,把那映在河面的灯光漾开成星光点点洒满河面。他们也会身临其境,想象力帮助儿童感知到了作品中的动静之美。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当学生初步理解了作者的这份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之后,让学生发挥想像:作者在这样一个节日里,作者在家的时候除了和亲人们登高外,还会和亲人们做些什么呢?学生会说:“会一起吃饭、聊天??”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作者的浓浓的思乡情。
如王维的《山居秋瞑》,诗中有画,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又充满情趣的山中景物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生动画面,学生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影像,但诗中独特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则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去细细体会。让学生仿佛看到诗人缓步徐行于山林月色中,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直泻下来,石板上潺潺奔流着清澈、透亮的山泉。顺流而下的渔舟满载而归,河中的荷叶、荷花正在扭动着腰枝。耳边不时传来洗衣姑娘的欢声笑语。这宁静、纯朴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多么令人追求和向往!学生想象的翅膀一打开,就较容易领悟到诗中深远的意境和诗人的理想、追求。
二、引导观察感受美
感受美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有一句名言:“只要动手去采,随时都会发现晶莹的宝石。”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观察。在古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展开合理想象,让学生感受图画之美。如在教学古诗《小池》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图,想想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学生很快就看出图上画了泉眼、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说说你觉得哪种景物最美?为什么?这时,学生情绪高昂,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觉得蜻蜓最美,因为蜻蜓会飞,它飞的动作真美”。有的说:“我觉得小荷最美,因为??”这样学生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幅初夏季节小荷花池的美景。学生在如此美妙的情景中学习古诗,就觉得轻松容易了。
三、绘制彩图感受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美育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造美意识的培养。如对画面感强的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出美的画面并画出来,以此激发学生装表现美丽的热情。在学习第一册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一首儿歌,以浮绿水,拨水几个动作细节,表现出鹅和动态美;另一方面,又有“白、绿、红、清”的色彩词,表

初中美术《走进博物馆》课件 新人教版45页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4.98 MB
  • 时间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