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已完成 1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节”其实应该读成三声。我的答案: ×2 中仄?B、破读?C、单音四声?D、独体单音我的答案: A3 对偶形式的存在得益于中国文字的哪种特质?() ?A、意象多元?B、声音多元?C、内涵丰富?D、独体单音我的答案: D4 古汉语的四声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是完全一致的, 我的答案: ×5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所著的诗歌评论专著是: ?A、《典论》?B、《文赋》?C、《诗品》?D、《文心雕龙》我的答案: C 6 《诗言志辨》的作者是谁? ?A、郭沫若?B、曹禺?C、朱自清?D、徐志摩我的答案: C7 中国语言文字中的破音字指的是同时可以有很多读音的字。我的答案: √8 “盍各言而志”语出自()。?A、孟子?B、孔子?C、庄子?D、韩非子我的答案: B9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的《文赋》中的词句。?A、陆少游?B、柳永?C、陆机?D、李清照我的答案: C 10 英语中的“花”--“ flower ”包含()个声音。?A、 2?B、 1?C、 4 ?D、 3 我的答案: D 11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中的“白”指的是李白。我的答案: √ 12 关于“独体单音”,理解错误的是: ?A、独体字?B、单音节?C、一字一个位置?D、一个音节一个汉字我的答案: A 13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古体诗。我的答案: √中华诗词之特美(二) 已完成 1 下列诗句中,运用转喻手法的是: ?A、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D、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我的答案: A2 西方的史诗也好,戏剧也好,注重的是()。?A、内涵?B、描述的方法、技巧、情节?C、所表达情感?D、所用的语言我的答案: B3 西方《诗学》的作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尼采我的答案: B4 李白是诗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A、拟人?B、暗喻?C、明喻?D、隐喻我的答案: C5 按照希腊的传统,希腊最早的诗指的是史诗。我的答案: ×6 以下哪句诗没有起到起“兴”的作用?()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D、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我的答案: D7 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像喻?B、暗喻?C、明喻?D、转喻我的答案: B8 西方诗歌的起源是史诗和戏剧。我的答案: √9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是? ?A、《为诗一辩》?B、《诗艺》?C、《诗品》?D、《诗学》我的答案: D 10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句词采用了以下哪种叙写手法? ?A、外应物相?B、隐喻?C、拟人?D、转喻我的答案: C 11 外应物象( objuective correlative )最早由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我的答案: × 12 《诗经· 郑风· 将仲子》采用的是“赋”这种引起感发的叙写方式。我的答案: √ 13 西方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不包括()。?A、明喻?B、转喻?C、起兴?D、象征我的答案: D 14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诗学》。我的答案: × 15 “过尽千帆皆不是”所用手法为举隅。我的答案: × 16 “一襟余恨宫魂断”运用了寓托,其事源自: ?A、鲁国?B、孤竹?C、齐国?D、越国我的答案: C中华诗词之特美(三) 已完成 1 陶渊明的《饮酒》运用了“比”的写作手法,是一首很好的比体诗。我的答案: √2 陶渊明《饮酒》中的“鸟”运用了()的写作手法。?A、咏物?B、明喻?C、举隅?D、自比我的答案: B3 下列选项中,运用了“兴”的写作手法的作品是()。?A、陶渊明《饮酒》?B、《硕人》?C、李商隐《西溪》?D、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我的答案: C4 “因值孤生松”的“值”的意思是: ?A、价值?B、值得?C、值班?D、遇到我的答案: D5 陶渊明生于平民家庭,功成名就之后不忘本分,毅然选择“躬耕”,过平淡安宁的生活。我的答案: √6 在古诗中,形象( the image )情意( feeling )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我的答案: √7 杜甫曾经沦陷在长安叛军之中,与亲友隔绝,在这期间,杜甫写出了诸多优秀诗篇。我的答案: ×8 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采用了诗的哪种表现手法: ?A、赋?B、比?C、兴?D、喻我的答案: A9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哪个皇帝执政时期? ?A、唐肃宗李亨?B、唐睿宗李旦?C、唐中宗李显?D、唐玄宗李隆基我的答案: D 10 陶渊明《饮酒》“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两句中的“值”
2015中华诗词之美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