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样的回复,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孩子的难处,这是至少 70% 以上的孩子面临的难处——写作文太难了, 让孩子写作文, 等同于让没有翅膀的鸟飞上蓝天! 为了让孩子不再为难, 我将在这里呈现一篇记叙文的诞生、成长、完善到优秀的全过程, 让孩子看清作文是怎样一点点长大的,也让孩子明白:写作文真的不难! 一为什么要写文章? 农民种地, 是为了收获粮食, 解决温饱问题; 商人忙着买进卖出, 是为了获取利润; 鸟儿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是为了觅食、躲避天敌..... 只要是有思维的生命,任何行为都有其明确的目的。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得不到满足, 人就会难过, 甚至压抑。写文章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认识、看法、需求、爱好、感受、情绪、情感的。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认识、想法、态度、欲望, 既是写文章的原因, 又是写文章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表达真情实感。不能虚伪、造作。做好一件事的前提, 是目的明确。很多同学文章都写完了, 却不知道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这是中小学写作的第一大误区。农民种地, 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怎么会丰收呢? 二什么是文章? 文章就是结合具体生活实际, 用文字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的主观认知、感受、诉求、情感的一种工具。受人恩惠, 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谢谢你!”; 被人欺侮, 直接表达内心的愤怒——一句“我恨死你了,混蛋! ”,就是最短的文章。和别人发生误会、矛盾, 就要想方设法解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目的; 见到别人身处困境, 就会心生同情, 并努力给予对方摆脱困境的暗示或启迪; 遭遇挫折, 就要总结经验教训; 和别人交往, 就会很自然地从交往中辨识出一个人的人品, 生成自我的评价, 这些文字解释、暗示启迪、经验教训总结、对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都是文章, 都是以浓缩灵魂的形式写出来的文章。努力去做一件事, 做了很长时间, 却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什么, 永远也不会把这件事做好。对于写作而言, 小学阶段至少写了 3年, 初中又写 3年,6 年过去了, 武断一点说, 知道作文是什么的同学不到 1% 。这是作文教学的一大硬伤,也是学生畏惧写作心理产生的根源。我们去执行吃饭任务,连“饭”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完成任务呢? 三如何写文章? 我这里以记叙文为例,结合具体命题——《母亲》来讲解。第一步:确定具体写作对象——具体写什么首先,要明确——写作内容隶属的类别。记叙文,从写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写人; 二是记事; 三是写景; 四是状物。我们首先要根据命题搞清楚: 这个特定的命题, 是要我们写人, 还是记事; 是写景, 还是状物? 《母亲》这个命题, 显然要求我们“写人”。内容类别错了,必然离题千里。其次,要明确——可写内容的最大范围。从狭义上看,《母亲》这个命题,只允许写自己的妈妈,不能写其他人。这样思考问题,思维僵化,视角狭窄,选材空间有限,很难写出有新意的作品来。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广义的角度去思考命题: 1. 可以写自己的妈妈; 2. 可以写别人的妈妈; 3. 可以写继母; 4. 可以写养母; 5. 可以写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人。最后,确定——具体写作对象。比如:我的养母张桂花、李冰老师等等,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这个过程要先后确定:内容类别——内容最大范围——选取具体写作对象三个环节。这时候,文章的表现形式是: 此刻, 还算不上一篇文章。
望月怀远译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