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这原来是一座村庄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这原来是一座村庄》教案课题这原来是一座村庄授课时间 9月 27日课型新授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掌握并会写“灶、庞、焕”等生字。 3、引导学生找一找是各种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能力目标 1、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是画出重点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的情感。 3 、理解课文中教案理解的词语,找出文中作用的比喻、泥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德育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绘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 1、抓“昨天、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重点词句, 品味语言。 2、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他语文能力。教学方法及学法讲授启发教学难点抓“昨天、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他语文能力。教学手段多媒体主体性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 调动学习热情同学们,谁去过深圳?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 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课题) (((用深圳的图片导入,为的是能让预习过的学生感到惊叹:原来课文中提到的就是深圳呀。) 二、自读---- 发现与探究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去过深圳的同学举手发言。看大屏幕出示的图片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一名生读课文,其教学过程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让学生试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4、学生提出自读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写到黑板上。三、品读---- 理解与感悟 1 、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 1、 2 小节。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 (、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 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3 、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 板书:昨天贫穷落后]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默读 3----7 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小节。) 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 4---7 小节。 7、全班交流。4---7 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8、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再读课文 1、有感情齐读课文。他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 学生提出自读不明白的问

这原来是一座村庄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