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钢琴即兴伴奏中旋律的处理方式.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钢琴即兴伴奏中旋律的处理方式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个体现弹奏者全方面素质的即兴过程, 良
好的即兴弹奏表现需要平时精心的设计练习。弹奏歌曲即兴伴奏
时遇到的第一个弹奏技术处理问题就是如何来处理歌曲的旋律,
这是一个非常能够发挥弹奏者能动性, 也是体现演奏者综合处理
能力的一个方面, 同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本文选取
贝多芬《欢乐颂》主题第一句进行各种处理方式的处理,探讨这
一看似简单却又极富创造力的技术课题。
谱例 1:《欢乐颂》主题第一句
一、纵向处理
.单音式处理
这是最为简单常用的处理方式,对于一般的单声部歌曲来
说, 其实就是将旋律音原样弹出。这种是最为常见的带旋律伴奏
的方法,也是初学伴奏上手最快的处理方法。
音程化处理
1)八度:这是最为常用的音程化处理,音响效果饱满、
宽广。这样可以加厚旋律,和单音的旋律形成一定的对比。
谱例 2:八度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太过密集的音符如果不经过简化, 原样全部用
八度来弹奏是比较困难的, 尤其是连续快速的段落。在具体的弹
奏方法上, 八度还可以进行分解弹奏, 分解后的方向也可以变化,
常见的是由低到高弹出, 当然也可以由高到低弹奏。分解后的效
果清亮、抒情意味更浓。
2)三度、六度
一般认为三度和六度的双音式旋律是非常恰当的, 既有一定
的厚度,旋律音也特别的突出。当然在弹奏上,有一定的难度。
这在一般的大小调曲目中是非常得当的一种处理方式。
谱例 3:三度处理
3)四度、五度
四度和五度的旋律在西方近代传统音乐中是非常少见的, 但
是在复调音乐的早期阶段如奥尔加农时期以及近代的印象主义
音乐中经常运用。印象主义音乐大量的使用四五度主要是为了获
得一种空旷朦胧的效果,表现光影闪烁、云烟朦胧的状态,而我
们在即兴伴奏中则常常用四五度旋律来模仿我国传统的音乐旋
律。如模仿笙的声音,模仿民族旋律 4 、 5 度的旋律效果。
谱例 4:五度处理
4)二度、七度
由于二度和七度的非常不协和音响效果, 因此在实际的弹奏
中运用较少, 其中二度常常用来模拟中国乐器中微分音的效果或
者是打击性乐器这些噪音乐器的特殊效果。如《翻身的日子》中
运用小二度来模拟二胡的游移半音。
《赶牲灵》伴奏中运用小二度来模拟铃铛声。这都是一些非常巧妙的用法。
和声式旋律
颂歌式的旋律、进行曲式的旋律以及比较激动的剧烈对比的戏剧性段落经常需要加强旋律, 这时候就需要用和弦来加厚、加
强旋律,获得铿锵有力、饱满坚定的旋律效果。
谱例 5:和弦处理
在比较抒情的段落, 也可以用分解式的和弦旋律来获得竖琴
般的效果。效果极佳,属于极为常用的手法。
特殊方式
震音旋律: 为了模仿雷声轰鸣, 或者是极其强烈情感的段落
可以适当运用震音旋律这一特殊技法,弹奏难度小而且效果强
烈。
二、横向处理
简化
简化就是将原来的旋律提取主干音进行有意识的简化, 在即
兴伴奏中, 这个简化对于初学者来说经常是由于钢琴技术的原因
而不得不简化, 但是对于有基础的弹奏者来说更多的则是一种技
术化的处理方法。如可以将《欢乐颂》主题简化为如下:
谱例 6:简化处理
加花
加花这种手法在中外音乐中都有大量的运用, 在我国的传统
艺人中对旋律进行加花变奏

钢琴即兴伴奏中旋律的处理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801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