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后第三题关于看的几个词语。
三、诗文对照,理解诗句,走进诗人内心,体会那种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认识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3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教师准备:教师应对诗歌的写作背景,李白和孟浩然的诗歌成就,学生对李、孟诗的认知程度有所了解。
(三)教具学具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引出课文题目。
《静夜思》、《春晓》。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诗,至今还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了解它们的作者吗?
,孟浩然,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的相关知识。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其诗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2)孟浩然,唐代诗人,湖北襄阳人,他和王维友谊深厚,史称“王孟”。他洁身自好,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晋代陶渊明后的山水田园诗的最高峰。
(3)李白年轻时潇洒倜傥,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认识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别》,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李白孟浩然。
,教师板书。
(三)理解词语,感悟诗歌意境。
: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依依惜别按捺不住脍炙人口誉满天下浩浩荡荡永世不绝。
,把字音读准确,把词串读出节奏。
,要求:按自己所理解的词语意思来朗读(准确,有节奏)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1、这一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5课——
读题——25 黄鹤楼送别
师:提到送别,总是一个令人伤感的话题。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尤其是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今日一别,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了。因此,许多文人墨客在分别之时,往往都情难自已,把满腔离情别绪,都化作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课前大家收集了那些送别诗呢?
交流。指名说。
出示。
师:老师也把这些我们比较熟悉的送别诗,列出了几首,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齐读。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2605778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