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部编版19.大象的耳朵 优质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含教学反思)人教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似、扇”2个多音字,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0个词语。
,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
,书写生字。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准备大象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出谜底。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再全班交流。
,学生齐读课题。
师:对,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圈画出本课生字并自主拼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1)教师正音:“竖”是翘舌音;“竿、烦”是前鼻音,“痛”是后鼻音。
(2)学习多音字“似、扇”。
shì(似的)运用: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
sì(似乎) 运用:英英似乎对蚂蚁搬家充满好奇。
shān(扇风)
运用:奶奶用一把大蒲扇(shàn)不停地扇(shān)着风。
shàn(电扇)
(3)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①对比识记。
耷 先组词“耷拉”,接着问答:“谁的耳朵耷拉着?”“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出示大象图,体会“耷”之意。
竖 先组词“竖着”,接着回答:“谁的耳朵竖着?”“小兔子的耳朵竖着。”出示兔子图,体会“竖”之意。
②字理识记。
竿 出示竹竿图,认识“竹竿”,知道竹竿是竹子做成的,所以“竿”上面是竹字头。
咦 引说:“咦……”让学生明白“咦”是语气词,由嘴发出,所以是口字旁。同时渗透“咦”是表示惊奇、惊异的意思。
③动作识记。
指名上台做跳舞的动作识记“舞”;再做扶住额头、捂住心口状,指导认读词语“头痛、心烦”,识记“痛、烦”。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再认读并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动漫笔顺)学生注意字的笔画及间架结构,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临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同桌互评,然后投影展示,全班评议。
。(师生合作、小组合作)
耳朵 扇子 遇到 兔子 后来 不安 毛病 头痛 最后 人家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自由练读后同桌合作读,比一比谁读得好。(按以上要求互相评价)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由练习、指两人说、齐读)
五、回顾交流,作业设计

部编版19.大象的耳朵 优质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含教学反思)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