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mri磁共振扫描技术.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磁共振成像技术 (magnetic resonance lmaging,MRI ) 王佳丽
1
编辑ppt
目录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
三、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
四、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常用序列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
2
编辑ppt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影像技术 。
纵向弛豫又称T1弛豫,是指90”射频脉冲停止后纵向磁 化逐渐恢复至平衡的过程,亦就是M0由XY平面回复到Z轴的过程,可定义为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3
编辑ppt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横向弛豫又称为自旋一自旋弛豫(spin-spin relaxation)或T2弛豫。横向弛豫的实质是在射频脉冲停止后,质子又恢复到原来各自相位上的过程,这种横向磁化逐渐衰减的过程称为T2弛豫。T2为横向弛豫时间常数,它等于横向磁化由最大值衰减至37%时所经历的时间。
4
编辑ppt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通过采集部分饱和的纵向磁化产生的MR信号,具有T1依赖性,其重建的图像即为T1加权图像。
MR信号主要依赖T2而重建的图像称为T2加权图像。
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值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T2值也是如此。这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基础。
5
编辑ppt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值得注意的是,MRI的影像虽然也以不同的灰度显示,但其反映的是MRI信号强度的不同或弛豫时间T1与T2的长短,而不像CT图像,灰度反映的是组织密度。
一般而言,组织信号强,图像所相应的部分就亮,组织信号弱,图像所相应的部分就暗,由组织反映出的不同的信号强度变化,就构成组织器官之间、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之间图像明暗的对比。
T1 看解剖结构 T2 看病理改变
6
编辑ppt
目录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
三、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
四、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常用序列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
7
编辑ppt
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
TR为重复时间, 越长图像对比度越高
TE 为回波时间
在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中二者共同决定图像对比度。
T1、T2 是组织固有属性,在相同磁场不同组织表现不同T1、T2 ,在磁共振图像上出现不同的像素亮度。
8
编辑ppt
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
根据弛豫值T1、T2定义,90˚射频脉冲停止后,纵向磁化矢量增长到原值的63%所需时间为T1值; 长T1组织,磁化矢量恢复慢,在短TR序列中,有效TE时间点采集的磁化矢量没有恢复到足够大,处于低值水平,所以长T1组织为低信号,短T1组织为高信号。
90˚射频脉冲停止后,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原值的37%所需时间为T2值; 短T2组织,磁化矢量衰减快,在长TR序列中,有效TE时间点采集的磁化矢量已经衰减到最小,所以短T2组织为低信号,长T2组织为高信号。
9
编辑ppt
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
脂肪与骨髓组织:有较高的质子密度,这些质子T1值很短,质子密度大和T1值小其信号强度大,与周围长T1组织的对比度良好。
肌肉组织:具有较长的T1和较短的T2弛豫特点。
10
编辑ppt

mri磁共振扫描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2.85 MB
  • 时间2021-12-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