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训班学习总结成果内容:
借鉴香港先进理念 助推河西科学发展
——天津市河西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香港培训班总结
2013年8月25日至9月7日,由区委组织部组织的“河西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训班”在香港金融学院举行。培训班共有来自河西区有关委、办、局、街道处级领导干部共20人。培训期间,培训班围绕现代服务业、政府行政运作、城市品牌塑造、创新与科技进步、楼宇经济、社区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12个专题课程进行了学习研讨,还先后考察了赤柱、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展城馆、仁爱堂社区服务中心、香港数码港、沙田新市镇、香港贸发局等十几处体现香港经济、文化、社会特点的代表载体。经过两周的学习,全体学员对香港“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特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香港产业转型的运行机制、城市定位与产业布局、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管理的经验做法以及香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有了较为系统的掌握,各位学员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不虚此行。概括起来,大家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香港认识深刻。
一、法律至上的精神与精细化管理相得益彰
全体学员在香港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是,人们的每一个自觉行动无不体现着法律之上的权威,政府的每一个政策出台无不体现着精细化管理的程度。法治是香港最雄厚的一股力量,而精细化管理是助推这股力量的一把利刃。香港能够成为国际首屈一指的金融商业中心,亦赖此作为基石。法治高度发展是这座城市一种看不见的软实力,也是这座城市生命力的源泉。完善的法律制度,严格地依法治理,为香港赢得全球影响力提供有力保障。它背后形成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的精神已经深深植入香港人生活中,就像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但体现在居民生活细节之中,在每一分钟里发挥着作用。例如:从自觉排队、地上有垃圾自觉清扫、地上有果皮自觉拾起扔进果皮箱、车辆自觉停放在规定区域、遵守禁烟令等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守法成为香港市民最高道德观,而由守法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培育而成的法治信念,又进一步提升了香港的文明程度和竞争力。这与法律惩戒威慑力有关,但更多可能缘于长久以来香港市民培育而成的公共品德与良好风气。正是市民良好的公共品德与风气,大大节约了法治运作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一方面,每个人的私人利益都与他服从法律有关,因为今天不属于多数的人明天可能进入多数的行列,若以一种情感对待现行法律,每个人从法律力量的增强中都能看到个人利益。另一方面,我们欣喜地发现,市民对于法治的遵守与责任感表明其对自身城市社会的认同。人民都知道社会普遍繁荣对他们本身幸福的影响,这看似如此简单,却很少能够做好。
(二)司法公正监督完善。香港回归之后,依据基本法,香港保留了原本存在的三权分立的基本政治格局。从香港法律制度的组成来看,其中有很多来自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当中最优秀的精髓。这同样也是显示国际化大都市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最重要的是,所有那些好的法律条文的引进都和香港的社会人文紧密地联系起来,都是经过和当地人的内心深入融合之后再由政府确定下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保证这些法律真正得以实施的前提。司法保障成为捍卫香港法治的中坚力量。香港法制属于普通法系,司法权在为民伸张正义、捍卫法治方面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在基本法下,法院判案不受公共或私人机关干预,有公平公开的审讯。建
成果名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