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 八零后的工作,爱情,家庭昨天一天听到三则八零后的故事--平淡得几乎谈不上是故事的三段人生,却压得我到今天都不能释怀。不妨记下自己的观察,算是管中窥豹吧。早晨在校内上看到一个状态,心里一阵难过--就业于多金的中金公司女孩,在二十八岁因胃癌去世。去世前的微博状态显示加班熬夜累是生活的主题。《生命的自由度》就是因年轻生命的遽然离去而写,如今开篇的记录中,又该多一行,记录这一位年轻的生命。第二个故事关于一个女孩。她找到心仪的男友,之后如愿成为公务员;上进的她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读博士。生活中唯一的缺憾是因为工作和男友开始异地,但总体而言,她没有什么不满足。但是异地了一年左右,相交十年、已经谈婚论嫁的男友提出分手,决绝地。她无论如何挽回都无济于事。男友很快和她分手,又迅速和另一个女孩结婚。因为她从小缺少父爱,男友的离弃令她的世界从此崩溃。她不再上班,不再读博士,她得了抑郁症,呆在家中面对心急如焚却又帮不上忙的母亲。第三则故事是关于那个男孩。读第二则故事时,是不是会痛恨那个男孩的变心。可是现实是,男孩从小非常活泼聪明,但在青春期的关键时刻,父母离异。父母原本性格差异大,因为婆媳关系之类一直吵闹不断;在他的青春期,父亲遇到了自己眼中的一生所爱,于是坚决和母亲离婚。他跟着母亲。母亲不懂得如何处理因遭到抛弃产生的苦毒和怨恨,于是不允许他见父亲、见奶奶。成人为了保护自己伤害对方又伤害自己的时候,无暇顾及表面长大其实还是男孩的他。他看到的榜样只有,家庭出了问题就要首先用逃避、尔后用打、闹、互相伤害的方式来解决,直至最后家庭破碎,所有人伤痕累累。他结婚后和妻子的关系也不好,如今身体也出了严重的问题,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关于第一则,除了探讨个人悲剧之外,我的眼光不能离开下面的这些问题:当我们在讨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展望中国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点的时候,我们究竟有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究竟这种快速增长是以什么为代价?难道仅仅是看得见的自然资源枯竭、生态被破坏吗?这种增长背后,是以多少年轻人,用无价的生命去换取有形的车子房子为代价的呢?究竟有多少梦想被踩碎在地,又究竟有多少年轻人,表面多金实则却连基本的睡眠和休息都得不到呢? 《生命的自由度》一文是从年轻人个体的角度思考,盼望每一个年轻人可以自己拥有强大的内心, 去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但是,在愈来愈加速的跑步机上漫步,又会是多么困难的活计?年轻人又如何能够拥有可以对抗这日益加速的社会机器的强大内心? 作为学者,我究竟可以为我们的年轻人,做些什么? 在石家庄军训一年时有大学语文课,记得当时教官给我们介绍张贤亮的小说《不谈爱情》,开篇他说,不谈爱情,不谈爱情还能谈什么?爱情是年轻生命的主题, 甚至人到中年遭遇极大生活压力时,不少人也选择逃避到爱情中去寻找年轻的、可以控制周围世界的感觉。爱情中难的题目我觉得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如果我爱的人忽然不再爱我了,他/她关于爱的感觉忽然就是消逝了--对方看我时已经不能再爱,甚至只留下厌倦和憎恨时,应当如何自处?爱情危机是年轻人需要面对的重大危机之一,因为恋爱的时候往往会将自己的身心敞开,用没有保留表达对对方的爱意。而被抛弃时感受到的,可能不只是爱情不顺本身,更感到自我价值被践踏。从第二则故事中的女孩看,她的失恋让她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她看不出读博士还有什么意义、工作还有什么意义,甚至
八零后的工作爱情家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