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尾气排放.doc08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
1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 弓丨言 1
二、 柴油机尾气排放的危害和生成机理 1
(一) 柴油机尾气排放的危害 1
(二) 柴油机尾气排放的生成机理 3
三、 排放的控制及降低排放的技术 2
(一) 柴油机机内净化 2
(二)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5
(三) 改善燃油品质 6
(四) 代用燃料的使用 6
(五) 废弃再循环系统 7
四、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08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
2
柴油机尾气排放控制技术
摘 要: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由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已经成为世界公害。削减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最根本途径,是开发和应用先进的汽车排放污
染物控制技术。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可分为两类: ①机内净化技术;②机外净化技术。
关键词:柴油机排放排放控制
引言
08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
#
08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
#
柴油机自1892年问世以来,凭借其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耐久性等优点在各种动 力装置、和车辆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车用柴油机主要排放物为 PM (颗粒状物质)和
NOx,而CO和HC排放较低。控制柴油机尾气排放主要是控制颗粒物质 PM和NO生成, 降低PM和NOx的直接排放。柴油机与同等功率的汽油机相比,微粒和 NOx是排放中两
种最主要的污染物。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减少柴油机颗粒排放的技术研究,并且已 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由于柴油机排气微粒与NOx的生成机理不同,因此减少微粒的同 时又增加了 NOx的排放,同时微粒的减少又使得催化剂中毒得以有效的扼制, 从而使采用
机外催化技术净化NOx成为可能。本文将就柴油机的排放问题及其控制技术进行探讨。
、柴油机尾气排放的危害和生成机理
08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
#
08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
7
(一)柴油机尾气排放的危害
柴油车尾气污染控制现状
MfKHmdU 与貨■科B a
三鼓債化削朗广耳便
■直堆・域丁其空鼻苒険
IkHC. CO、Mhh
柴油车井 放已成为 魅市大气 中NOx和
PM排放的 头
柴油机排出的NOx中,NO约占90% NO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NO无色无味、毒性 不大,但高浓度时能导致神经中枢的瘫痪和痉挛,
08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
7
(一)柴油机尾气排放的危害
柴油车尾气污染控制现状
MfKHmdU 与貨■科B a
三鼓債化削朗广耳便
■直堆・域丁其空鼻苒険
IkHC. CO、Mhh
柴油车井 放已成为 魅市大气 中NOx和
PM排放的 头
柴油机排出的NOx中,NO约占90% NO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NO无色无味、毒性 不大,但高浓度时能导致神经中枢的瘫痪和痉挛,
08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
8
而且NO排入大气后会逐渐被氧化为 NO< NO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毒性很强(毒性大约是 NO的5倍)的红棕色气体,可对人的呼
吸道及肺造成损害,严重时能引起肺气肿。当浓度高达一定浓度时,会随时导致生命危险。 NOx和HC在太阳光作用下会生成光化学烟雾,NOx还会增加周围臭氧的浓度,而臭氧则会 破坏植物的生长。此外,NOx还对各种纤维、橡胶、塑料、电子材料等具有不良影响。基 于上述原因,柴油机排放物中的 NOx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因此 各国限制其排放的法规亦越来越严格。
(二)柴油机尾气排放的生成机理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对NOx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尚未达成共识。比较容易 接受的是策尔多维奇机理。该机理认为:柴油机排放中的 NO并非来自燃油的燃烧,而是
来自氮气与氧气的反应,它是在氧气过剩的情况下由于燃烧室的持续高温而形成的,在膨 胀和排气时有少量的分解,排到大气后遇氧形成NOx和其它氮氧化物。柴油机燃烧过程中 喷射各区均可以生成 NO,其生成浓度与局部温度、局部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浓度、燃烧产 物的冷却速度和滞留时间(即高温下所占燃烧循环的时间量)等因素有关。从理论上讲, 柴油机NOx排放的形成是无法避免的,但通过控制燃烧过程的最高温度和富氧空气在高温 中的滞留时间等可以加以限制。
三、排放的控制及降低排放的技术
(一)柴油机机内净化
由于柴油机排放颗粒状物质的相当部分是由串入燃烧室的机油的不完全燃烧造成 的,所以应尽可能地减少串机油量。防止和减少机油串入燃烧室,应通过加强机体刚 度,改善汽缸盖与机体的连接,减少汽缸工作面的变形,改善活塞
柴油机尾气排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