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渗滤液的收集
在垃圾坝内侧设置两条 H×W=2000× 1000mm渗滤液收集沟,总长 220 米,收集沟为粘土盲沟,内填厚 100cm 的卵石 , 卵石粒径 8cm~12cm。沟上为厚 50cm 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粒径4cm~6cm。收集沟底部为厚 10 cm 的砾石 , 砾石粒径 4cm~6cm;沟内铺设两条平行的 DN300 穿孔HDPE收集管,穿孔管孔径 15mm孔距 15cm。两条粘土沟将渗滤液收集沟与垃圾坝内预留的排水管道相连。穿过坝体的 5 根DN300HDPE管将坝内收集到的渗滤液输送至设置在坝外的两
座转换井内。其中一个转换井作为渗滤液提升泵房将渗滤液通过一根 DN300 的HDPE管提升进入调节池。 HDPE管上设有闸阀一个,以调节排出的渗滤液量。
渗滤液收集沟下部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施工,回填优质粘土并压实,使之形成不透水层基础面,基面垂直于坝体方向并向坝外形成 2%的坡度。
有关内容详见“渗滤液收集系统平面布置图”。
渗滤液处理工艺
设计渗滤液量的确定
渗滤液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浸入以及垃圾压实后产生的水分。渗滤液处理运行费用较高, 确定适宜的处理规模,十分重要。在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并参考重庆市及附近地区已有垃圾填埋场的实际运行经验对祺龙村垃圾处理场渗滤液产量进行预测。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以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来预测渗滤液产生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1
Q=1000 × C× I × A
3
式中 : Q :渗滤液平均日产量, m/d ;
C:渗透系数,一般在 ~ 之间;
I :年平均日降雨量, mm;
2
A:垃圾场面积, m;
2
在本设计中,垃圾场面积 A考虑场区截洪沟以内面积,约 50000m。本设计以两种降雨资料为基础,并考虑部分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估算祺龙村垃圾场的渗滤液产量。
1、由降雨引起的渗滤液
( 1)以重庆市年平均降雨量 为基础,则 I 为 ;相应渗滤液产量为:
-1 3
Q=1000 ×( ~ )× ×50000=30~ 120m/d
2)考虑到重庆市的降雨不均匀性,在 5~8 月的( 123 天)汛期中,其平均降雨量为
,则 I 为 , 渗滤液产量为:
-1 3
Q=1000 ×( ~ )× ×50000=~246m/d
2、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
垃圾分解产生渗滤液水是一个较为复杂而缓慢的过程,其分解速率与垃圾含水率、垃圾成分及温度、温度等气候条件有关,分解水量较为难以确定。根据重庆环境卫生科研所对重
庆地区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的垃圾分解试验结果: 在垃圾含水率平均为 50%左右(最高含水率),
可降解成分为 30~35%的条件下,每吨生活垃圾经分解可产生约

吨渗滤液。由此
可推算出祺龙村垃圾场内垃圾分解产生渗滤液量,估计值为
3
3
60~84m/d ,取中间值 65 m /d 。
3、渗滤液处理量确定
根据四川省水文手册,并参考部分工程实例,按 C=~ 计算,取上述两种降雨情况的计算结果平均值, 再考虑部分生活垃圾分解所产生的渗滤液及垃圾场所在场地以后的
3
规划用途,确定其渗滤液处理规模为 100m/d , 并设置一定容量的调节池用于贮存调节。这样既可解决运行管理问题,又能满足汛期渗滤液的处理要求,且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
4、调节池容积确定
设置调节池的目的是对渗滤液的水质、水量变化起均衡作用,使后续渗滤液处理系统免受冲击负荷的影响。
由于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 5~9 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 %,导致渗滤液产生量亦有相应的季节变化,故须在垃圾坝的下游设置渗滤液调节池,以储存、调节来自垃
圾库区的渗滤液。调节池容积按汛期平均降雨量与汛期渗滤液处理量调节平衡计算。
综合考虑重庆地区近年来气候的变化、当地每年的大气蒸发量、垃圾场渗滤液产量不均匀性、该地区岩土层中渗入水量计算资料缺少、渗滤液处理单元的最大处理能力和效果等诸
多因素,考虑到垃圾坝坝前库区的短时贮水功能,保证 15~20 天不下雨情况下渗滤液处理单元仍能正常运转,同时参考国内垃圾卫生填埋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淘气小宇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21-12-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