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漯河市沙澧河开发建设“和谐拆迁”的经验材料.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漯河市沙澧河开发建设“和谐拆迁”的调查报告
省委办公厅调研组



最近,根据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意见,我们就漯河市沙澧河开发建设拆迁情况进行了调研。总体感到,漯河市委、市政府在这次拆迁工作中,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了拆迁工作平稳和谐推进,破解了城镇化过程中的拆迁难题。其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一、基本情况
漯河市依水而建,沙河和澧河在市中心交汇。近些年,该市沿河不少都市村庄房子越盖越密,越盖越乱,成了整个城市脏乱差较集中的区域,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已严重影响到沙澧河两岸的交通和防汛。为了加快漯河发展,建设中国食品工业名城和中原生态宜居名城,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决定高标准推进沙澧河综合开发。整个沙澧河开发建设工程分三期进行,10年完成。首期拆迁涉及三区7乡镇(办事处)18村5699户19946人,120家企事业单位,,总拆迁面积136万平方米。2007年7月16日拆迁工作启动,原计划4个月完成的任务,1个月大头落地,2个月全部结束。没有发生一起强行拆迁事件,没有引发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没有一户群众赴省进京上访,整个拆迁过程中全市始终保持大局稳定和社会和谐,取得了
“和谐拆迁”的良好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政策,惠民利民。该市坚持以人为本、宽待群众、让利于民,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法规为依托,制定了公正合理优惠的拆迁补偿安置政策。一是合理计算被拆迁房屋面积。针对沿河房屋密集的实际,适当提高容积率,对违法建筑按1∶,对没有非法建筑及迅速搬迁的被拆迁户给予1000元~10000元的奖励,调动了被拆迁户的搬迁积极性。对人均建筑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按30平方米给予补偿或安置,不结算差价,充分照顾弱势群众利益。二是合理确定货币补偿标准。充分尊重评估机构对拆迁房屋的评估结果,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每平方米补偿均价760元,是该市历年来拆迁补偿最高的,也高于周边市,体现了最大宽容性。住宅底层作为商用并正在合法经营的按被拆迁房屋评估价的200%补偿,被认定的违法建筑按期拆迁的按每平方米260元补偿,同时对房屋附属物、临时结构房、装修等也给予了合理补偿,每户还发放搬迁补助费、水电费800元,使被拆迁群众不受任何损失。三是合理进行搬迁安置。就近新建安置房,本着
“拆一还一”的原则安置。按照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要求,选定位置较好的地段规划建设6个安置小区,并减免安置房建设的有关税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新安置房价格仅相当于市场价的一半。四是合理补偿过渡期租房补助费。过渡期限内给予每户每月240元或280元的租房补助费,比市场房租价格高出几十元。五是合理安排被拆迁群众生活。安置房设计建筑面积为60、90、120、150平方米,鼓励被拆迁户选择多个小套,除用于个人居住外还可用于出租增加收入。开展技能培训,对被拆迁户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在安置小区物业岗位优先安排。开发改造市场,安排被拆迁户进驻经营。劳动保障、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也及时出台政策,解决被拆迁户就学、就医、低保等实际困难。这些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被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也解除了被拆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为“和

漯河市沙澧河开发建设“和谐拆迁”的经验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901352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