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文韵,传承东方意境
文玩核桃又称“手疗核桃”,也叫“健身核桃”,又称“掌珠”。古时称“揉手核桃”,追溯起来,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盛传不衰,形成了世界独有的中国核桃文化。
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官宦小吏,平民百姓,无不为有一对玲珑剔透、光亮如鉴的核桃而自豪。特别是到了明清两朝,玩核桃达到鼎盛时期。明天启皇帝朱由校不仅把玩核桃不离手,而且亲自操刀雕刻核桃。故有“玩核桃遗忘国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传民间。到了清末,宫内玩赏核桃之风更甚。手中有一对好的核桃竟成了当时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当时京城曾传言:“贝勒手上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每逢皇上或皇后的生日,大臣们会将挑选出来的精品核桃作为祝寿贺礼供奉,揉手核桃的价值由此可见一般。清乾隆皇帝不仅是鉴赏核桃的大家,据传还曾赋诗赞美核桃: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仍保存着十几对揉手核桃,其色泽为棕红色,分别存放在雕刻精美的紫檀木盒内。里面标有“某贝勒恭进”、“某亲王预备”的字样。
钟爱儒雅世家,掌中自由天下
核桃的古朴与淳厚,不媚不俗,与文人的气质十分相近。文人玩核桃视为“雅趣”,参与其事者视为“风雅之举”,俗称“文玩核桃”。文玩核桃又分四大名品,都与文人盘核桃之“雅趣”心得而达一致,每每赞赏与评价得其美名:
如狮子头之赞誉,“温润如君子,敦厚似贤士,矮短亦侏儒,脱尘是纳子”
公子帽之赞誉:“风流如词客,飘逸如仙子,清瘦似道骨,飘洒真少年 ”
有如官帽之誉:“浩气如丈夫,廉洁自高士”
再如鸡心之美:“丽娴亦佳人,珠光欺宝玉”。
麿盘狮子头
公子帽
官帽
鸡心
文玩核桃由来已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