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静脉输液巡视制度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的控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规*操作程序,提高穿刺技能,落实输液巡视制度,确保护理质量,减少输液反响,提高治疗效果。
一.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与要求
1.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按照医院"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十项根本技术操作"的规*化要求进展。
2. 静脉输液操作时要求做到
〔1〕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护患沟通制度,切实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及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和操作后嘱咐工作;
〔2〕 输液程序正确,用物准备齐全;
〔3〕 操作方法规*,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那么;
〔4〕 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5〕 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
〔6〕 滴速适宜,符合病情需要;
二、静脉输液巡视制度
1、建立静脉输液巡视卡:每次巡视后按巡视卡上要求的内容认真填写,对巡视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巡视内容:有无液体外渗;有无局部红肿及红线;有无输液不适感;针头有无脱出、移位;滴速是否正确;输入是否通畅;液体余量多少,有无输液反响;有何生活需求等。
3、巡视时间:输液过程中,做到特殊药物及特殊病种的病人每10~20分钟巡视一次,一级护理、危重病人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二、三级病人〔门诊一般输液病人〕每30~60分钟巡视一次,并合理安排操作与巡视。
4、巡视要求
〔1〕护士长根据每日输液量合理排班,并根据在班护士情况增派巡视护理人员,以确保输液巡视制度的落实,巡视时要和病人谈心,向病人讲解药物的性质、用法及药物作用,观察用药反响。
〔2〕各班护士要合理安排好各项工作,主动落实书页病人的巡视与护理,做到两及时、两不准和一保证。两及时:〔1〕及时主动更换液体,不出现流空现象,减少呼叫铃声〔2〕及时发现并处置输液障碍和输液反响;两不准:〔1〕不准工勤人员或陪护人员更换液体和拔针〔2〕不准将未输的液体瓶或空瓶放与病人的床头柜上一保证:保证输液平安。
. .
. ! .
猝死、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猝死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
(一)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二)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到达100% ,急用时可随时投入使用。
(三)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考前须知。仪器及时充电,防止电池耗竭。
(四)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展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五)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本科室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六)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 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七)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八)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连续抢救。
(九)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十)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抚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十一)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完毕后 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十二)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向
静脉输液巡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