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乞巧语文教案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乞巧语文教案设计.docx1
乞巧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
  福的情感。
  3、将古诗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在荡漾__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1、同学们,老师这有些图片,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神话故事吗?(课件出示图片)
  2、小结:神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神奇,寄托了人们许多美好的愿望。
  二、导入新课
  1、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课件)
2
  2、这就是流传千古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听完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与这个神话故事有关的一首古诗。
  3、认真看老师写题目。(板书:乞巧)师提示学生注意“乞”字音变调。生齐读。
  4、理解诗题。(1)区别“乞”和“气”,指导书写“乞”字。(课件)
  (2)给“乞”字组词,理解诗题。(课件)
  “乞”就是乞求的意思,那什么叫“乞巧”呢?哪位同学能将你预习所了解到的告诉我吗?
  师:乞巧是七夕这天主要的民间活动,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5、简介作者林杰。(课件)
  三、读悟全诗
  1、听了林杰的介绍,很想去读读了吗?心动不如行动!那就赶快打开书翻到122页读读吧!(课件出示古诗)
  2、提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把每个字音读准,反复多读几遍,把古诗读通顺。
  3、学生自由读诗。
  4、多种形式的读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齐读)
3
  【一读】读准确 读后学生评议是否字正腔圆。
  【二读】读得有节奏 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合理停顿。师生合作读出节奏。
  【三读】读出味道
  (一)月下同吟——“七夕今宵看碧霄”
  1、理解宵——霄
  师:大家发现了诗的第一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吗?(课件出示:宵—霄)那你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那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宵”是晚上,“霄”是天空)。
  2、师:(课件出示夜空图)你们看,这就是七夕的夜空!能形容此时的天空吗?诗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这样的夜空?(碧霄)
  3、师: 每年的七月初七,星空闪烁,多么美丽的夜晚,让人遐想,让人想
  起那牛郎织女天上相会的传说。(板书:天上相会)古诗中哪句是描写这个情景呢?(课件)引读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生齐读:七夕今宵看碧霄)指导朗读,“看”字轻读,读出不忍惊扰牛郎织女的感觉。
  (二)走进神话意境——“牵牛织女渡河桥”
  过渡:读着诗歌我们都发现了这里藏着一位姑娘呢,她的名字叫——(学生:织女)。除了藏着这位织女,还有一位男子,他的名字叫______(学生:牛郎)
5
  1、刚才我们听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见一面容易吗?为什么?(课件)他们在谁的帮助下才能见一面?(课件)
  2、是啊,牛郎织女日也盼,夜也盼

乞巧语文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pchsxo281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12-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