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简介日期: 2008-12-17 发布时间: 2006-05-08 为了配合我市实现“山、水、城、田、海”的城市发展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我局组织编制了《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 在开展河涌现状调查和勘测及分析的基础上, 经反复审查修改, 形成了《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现将本次规划的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根据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现状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本次规划对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进行梳理,形成四组水网络。 1)“石井河-白云新城区”水网络根据石井河水系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将石井河水系与白海面水系统一考虑,形成“四湖一环”的可控网络。四湖: 白海面湖、环滘人工湖、张村人工湖、苗场人工湖。一环: 将流溪河左干渠向南延伸至景泰涌, 以均和涌、白海面、流溪河左干、新市涌( 白云新城景观河)、景泰涌为骨干的水环。 2)“会展-果树氧吧区”水网络海珠区河涌水系自成网络, 根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将本区水系梳理成四个次级水系网络, 分别为:①前航道-赤岗涌-黄埔涌水网络;②黄埔涌-赤沙涌果树保护区水网络;③石榴岗河南部水网络; ④石榴岗河西北部水网络。 3)“水秀花香”水网络该区地势普遍较低, 利用地势低洼处及河涌相互交叉处建人工湖和湿地, 提高区内蓄洪能力, 同时也可起到景观效果, 梳理河涌, 将江尾涌、西浦涌及生南涌与大沙河连通, 牛肚湾涌与广佛河连通。经梳理形成了三个次级水系网络分别为:①花地河-后航道形成的水秀生态网络;②花地河-大沙河形成的花香水网络;③花地河-葵蓬涌形成的葵蓬水网络。本区骨干河涌分别为花地河、大沙河,由其构成“水秀花香”的两个主轴。 4)“前航道北部都市阳光区”水网络规划充分利用河涌上游水库, 同时在目前地势适宜处新建蓄水工程( 人工湖、水库及山塘), 枯水期为河涌补水。在两涌自北江引水入西航道,西航道水质改善后,自西航道鸭岗处抽水,西水东调, 经磨刀坑、耙齿沥两水库, 向东跨过车陂涌、乌涌至南岗河, 形成一条“水绿生态带”, 并将河涌、水库、人工湖连通为一个可控的水网。河涌水环境整治是本次规划的另一重点。本次规划根据中心城区河涌分布现状及河涌功能将河涌分为三类,根据河涌不同的功能确定各河涌的整治标准及水质目标。一类河涌: 处于城市建成区和未来规划区的河涌,是组成城市水网的骨架,具有防洪排涝、绿化、景观、休闲及旅游等功能。共计 80条, 岸边控制宽度: 老城区岸上各 10m , 规划区各 20m , 规划农田区各 30m。二类河涌: 是建成区排水汇集的渠道, 水网中的次级河涌, 具有防洪排涝、绿化及部分景观休闲等功能。共计 60条, 岸边控制宽度: 老城区岸上各 8m, 规划区各 15m , 规划农田区各 25m。三类河涌: 位于城中村、农作区等,主要功能是排涝,灌溉及绿化功能。共计 91 条,岸边控制宽度:老城区岸各上 6m ,规划区各 10m ,规划农田区不小于 20m 。水质标准: 近期以消除黑臭为主,一类河涌优于Ⅴ类,可见度达到 ,二类河涌优于Ⅴ类,三类河涌达到Ⅴ类;远期一类河涌优于Ⅳ类,二类及三类河涌达到Ⅳ类。依据河涌的感潮情况, 本次规划提出了不同的引水补水方案。感潮段河涌补水可以利用自然潮汐, 涨潮引水, 并在涌口设闸, 将潮水留在涌内, 通过水闸灵活调

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