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现代农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上
临沂市现代农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巩固农业农 村好形势的关键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提升农业竞争 力的爬坡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推进城乡一体化 的深化期。为推动和引导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 康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根据《临沂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结合我市农
业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 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农业的一系列强农 惠农政策,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以农业增产增效、农 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目标,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在全国叫响“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大力发 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经济 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均 已达到或超过预期,为加快推进“大美新”临沂建设奠定了 坚实基础。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持续
稳定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市共争取农业资金 亿元,在郯城、
兰陵、沂南、临沭四县实施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
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粮田 万
亩。小麦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均已达到 98% 以上;玉米播
种机械化水平达到 90% 、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 85% ;水稻收
获机械化水平达到 90% ;花生、薯类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
有了新的突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84% 以
上,农业劳动量已主要由机械承担 , “三夏” 、 “三秋”作业时
间进一步缩短。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
断提高,主要农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保障了农产品有效供给。
2015 年,临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46 ,产业结构进一
步调整优化,呈现“三二一”的新格局。全市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 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 ,年均增长 % ,其中农业增加值 亿
元, 占 %, 林业增加值 亿元, 畜牧业增加值
亿元, 渔业增加值 亿元,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发展粮食、油料、蔬菜、食用菌、水 果、茶叶、中药材、种苗、肥料、小杂粮等十大产业,促进 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 形成了优势突出、 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业一片”区域化发展,
获“一村一品”称号的达到 27 个,其中国家级 10 个、省级
17 个。
全市农业部门积极稳妥地搞好耕地保护补贴和种粮大户的
资金发放工作, 2015 年全市共发放耕地保护补贴资金 亿
元,对全市 553 户 50 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一次性
发放补贴资金 万元。 狠抓粮油高产创建工作, 十二五
期间共落实小麦、玉米、水稻、花生、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
片 302 个,投资 5851 万元,累计实施面积 万亩;小
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达 公斤,玉米万亩高
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 公斤, 花生万亩高产创建示
范片平均单产达 公斤。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粮食
单产达 。 2015 年,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
粮食总产 万吨,比 2010 年 万吨减少 %,
亩产 公斤。郯城县郯城街道铁矿湖片种植的山农 20 ,
经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实打验收 亩,平均亩产 公
斤,刷新了我市小麦实打产量记录。我市多次获得全国、全
省粮食生产先进市, “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市”等称
号,郯城县、兰陵县、莒南县粮食产量超过 10 亿斤。郯城 县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莒南县、兰陵县获得“全国粮
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沂水县被誉为中国粮食加工城。
2015 年我市油料作物总种植面积、 单产、 总产分别为 262 万
亩、 ,与略高于 2010 年产量;其中
花生面积 万亩,总产 万吨,位居全省第一;莒
南县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商品生产基地和
出口贸易集散地,被授予“中国花生之乡” , 2014 年创造了
花生单产 公斤的
临沂市现代农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