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习作密码
摘要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究竟要如何把握作文教学的尺度,使教学既落到实点,又还学生自由呢?本文立足实践,从“命题激活,引导习作;从问题引领,充实习作;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帮助学生有效习作。
【关键词】命题激活;问题引领;评价指导
学生是作文教学中的核心人物,那么作文教学就应当是他们自己的事。因此我立足于学生的习作心理,以及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讲述如何帮助学生有效习作。
1从命题激活,引导习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做出了以下的改变。五年级下册关于人物学习的这一单元,有这样的习作要求请写出生活中你熟悉的人:朋友、老师、家人等。好吧,这样的要求从三年级写到五年级,而取题也永远逃不出?我喜欢的他?、?我眼中的他?……学生对于这样千篇一律的题目更是产生了“身体疲劳〞,别说写,看着已经不知该从何说起,那么此次作文课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于是有了以下的课堂:
课堂初始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以“XX的他〔她〕〞来谈谈你眼中的他〔她〕。让老师先来,我看着班级里最呆萌的男生说“呆呆的他〞,说到呆,非他莫属。永远都是“为什么呀?〞课堂上,人在“曹营〞心在“汉〞,遇到问题“为什么呀?〞,生活中,永远都是慢半拍,遇到问题“为什么呀?〞。你们说他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他的名字,为什么?因为朝夕相处,因为熟悉。
给了学生一个开头,令他们的思维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台下的学生跃跃欲试。
一个男同学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要说的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她。说道翻脸,她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瞧!她又翻脸了,前一刻,她还在激情澎湃的为我们讲述着课文里主人公是如何的无私,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自己,下一秒,天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马上变脸,面红耳赤的朝开小差的同学吼道:‘你!给我站起来!真是老师吼一吼,学生抖一抖啊!这脸,变的“有点〞快!你们猜,她是谁?〞同学们,齐齐地把目光投向了我。没错,这就是我!有时候,自己还没来得及看懂自己,这一切,早就看在了学生眼里,为什么他们可以信手拈来?因为熟悉,因为这话题,“烧“到了学生的心坎里。
当然我们班女同学也不是吃素的,她一站起来,就给男生来了个下马威,取题----?有点娘炮的他?。一听“娘炮〞,全班乐了,这不是最近网上的“红词〞么,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为什么说他娘炮呢?请大家洗耳恭听。“说到娘,面对他,我真是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我一个小女子,至今没学会江湖上流传已久的兰花指。在他那,已经是招牌动作了!不信,你瞧,小指一翘,食指一伸,扭起他那‘小蛮腰,再来一句‘你干嘛呀?天那,鸡皮疙瘩掉一地!〞说道这,班里的同学早已笑弯了腰,没错这也是班级里特点极为显著的一位学生,而学生也扑捉的恰到而处。
因为命题的激活,这个单元的习作,可谓和以往的习作大有不同,题目更是层出不穷,比方?时髦的她?、?暴躁的他?、?粗心的他?、?糊涂的他?……而文中,学生更是有说不完的话,举不完的例子。这就是命题激活的神奇作用,走进了学生的心理,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2从问题引领,充实习作。
相信有很多老师也曾为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而苦恼,教会了学生什么叫总分总,如何在写作时运用总分总这样的方式写作,却不知道如何让学生在这样的结构之上把文章写完整,写具体,甚至生动。正如北京烤鸭一样,我们已经有一只肥美的鸭子,接下来要做的就
解读习作密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