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 页
2021-202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无论哪个人在科学领域中有建树,都必须靠语文做底蕴。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准备了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抓住诗歌的人生经历
比方,2021年春考的第(四)题,试卷中选择的是唐朝“诗圣〞杜甫的五言格律诗?月夜忆舍弟?。从该诗中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这四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此诗是写于八年“安史之乱(755——763)〞期间的。乾元二年(759年)之秋,48岁的杜甫带着家眷,跟着唐肃宗李亨出逃到秦川(今甘肃天水县)。而他的三个亲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却散落在山东、河南一带。整首诗的前四句是写“惨景〞,后四句是写“惨情〞。八年的动乱,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所以杜甫借这首诗来反映一个时代。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杜甫的这段人生经历,撰写出这样一篇鉴赏分析短文:“全诗借景抒情、感物伤怀、思乡怀亲:先以‘戍鼓’、‘雁声’、‘白露’等词语,描绘出一幅浓重悲凉的边塞秋景图;继以‘弟散’、‘无家’、‘断书’等历史实况,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严重后果,表达诗人此时内心凄哀痛心、颠沛飘流的焦虑不安、忧国忧民之情。〞
抓住诗歌的背景提示
第 3 页
比方,2021年秋考的第(四)题,试卷中选择的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在它的词牌下,有这样一段背景文字,同学们在考场思考时,要充分予以重视——“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如果把这段文字精确地译成现代文的话,那就是:“南宋孝帝赵眘执政时期的1179年暮春,有‘抗金收土、复兴大宋’思想的40岁辛弃疾,从荆湖北路(前方)掌管钱粮财赋的漕司官署,后调至荆湖南路(前方)的机关去工作,官位与辛弃疾相同的‘转运副使’王正之,在江边一座小山上的亭子内,设置便宴,饯行送别,于是,心怀不满的辛弃疾,当场为他写下这首‘闲愁最苦’的双阕词,赠与同志好友〞。在阅读了这段翻译之后,你再紧密结合词中的“怨、最苦、断肠〞等等字眼,那就不难可以得出这首词的中心思想了,它应该是:“辛词形象点染春色年华的悄然离去,再融入‘典故、史实’,透露自己内心的最苦闲情,暗喻江山破败、时局飘摇,然而个人却依然‘红心依旧、忠君爱国’,并显示自己‘嫉奸恨佞、不怕遭妒’的正直高尚精神节操!〞
抓住诗歌的简要注释
比方,2021年秋考的第(四)题,试卷中选择的是明朝杜庠所写七言格律诗?赤壁?。在它的注解局部,清晰的有这样一段文字,同学们有时会粗心无视掉——“【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如果再将此段文字扩充一下的话,那就是:杜庠,明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字公序,是“景泰(第七帝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从1450至1457年)〞期间的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小攸县(今湖南省长沙市的攸县)的县令。可他做了极短的时间,就撤职归乡。于是往来于湖、浙一带,与好友游山玩水、饮酒唱诗,并自称是“西湖醉老〞,就此度过“清淡自得〞的一生年华。又因曾到过“赤壁〞题诗,故人们称他是“杜赤壁〞。毕生撰写有?楚游?、?江浙?、?歌风?等诗集,寄情抒怀、评古论今。在他的这首诗里,有“不堪回首〞四个字,实际上这是作者借助轰轰烈烈的三国“火烧赤壁〞旧史,目睹今日的“荒矶鸥鸟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