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
1 / 10
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为切实做好门、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
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
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进
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
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 “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急诊科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 24 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
制。
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 ,由抢
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
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
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
办住院手续。
5)急诊科室每日预留1〜2张床位。
6)全院职工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如发现有推诿“优先处置
通道”的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
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3 、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急诊科在积极救
治的同时要上报医务科,必要时上报主管副院长。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流程
急危重症病人先抢救后挂号交费
急诊医生接诊、 评估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
V
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病人,立即开放急诊绿色抢救通道 。
危重病人立即抢救,相关科室(辅助科室、专科会诊)积极配合
待抢救结束、病情平稳,护士协助补挂号、交费
精选文档
2 / 10
急危重症病人诊疗流程管理制度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第一”的急危重症病人诊疗流程管理规
范,对于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为病人提供安全、及时
和有效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 门急诊管理
1、门急诊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急诊科 24
小时负责应诊急危重症病人,按照“及时、迅速、准确、安全”的原则,接诊后及时处置, 特殊病人开通“绿色通道” ,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
2、接诊医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给予初步诊断的同时,向上级医师或住院
总医师(或二线班)报告,上级医师或住院总医师接到医生或护士报告后必须在 10 分钟内 到场指导处理,对诊断不明的应立即请求院内相关专科主任会诊。
、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病人,必须优先安排。立即完成维护生命体征的必要
处置,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给予抢救性治疗,并及时向家属履行告 知与沟通。
、 急危重症病人按临床专业范围分科收治的原则, 由住院总医师指导对病人进行分科收 治,优先收入相应专业科室。
、 门急诊医师必须完善门诊病历, 尽快完成病人收治入院手续, 同时通知收治科室医生 护士做好病人收治的所有准备工作。
、对于非本院临床专业范围的、或限于设备和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确需转院的急危重
症病人, 或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时, 在维护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情况下, 要向病人或家属告
知转诊的原因与风险。 在门诊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 并请病人或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 不得 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院专业范围的急危重症病人。
二、报告管理
1、 急诊科、 住院部医师接诊危重症须在 10 分钟内向住院总医师 (二线值班医师) 报告。
2、住院总医师(二线值班医师)必须每日向医务科报告全科危重抢救病人情况。
3、 对存在医疗安全隐患或医疗纠纷患者, 各科主任必须在 24 小时内向医务科及分管院 长口头及书面报告。
四、处罚
1、此管理规范纳入绩效考核。
2、引发医疗纠纷者,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罚。
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及我院实际情况,为加强双向转诊管理,把转接服务工作落实
到实处,本院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转接程序
接上转单后在办公室进行登记,门诊就诊者免收挂号费,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
取药;提供预约门诊检查;组织会诊;需住院者优先安排、由办公室协调处理住院事宜,安
排专人送至病区。
二、转接条件
①、各种损伤(工伤、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烧、烫伤等) 、急性中毒(毒物、毒气、
毒品等)伤情严重或较重者;
②、各种原因致大出血、咯血者;
③、急慢性疾病,病情较危、重者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④、诊断不明确或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疑难复杂病例;
精选文档
3 / 10
急诊科工作制度(含门急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