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寄语:
砖井镇中学“136”模式导学稿
学科: 语文 执笔人: 王艳艳 上课时间:
备课组长签字: 刘志英 包科领导签字: 总第 5 课时
一、课 题:(3、丑小鸭 作者:安徒生 第一课时)
二、学习目标:
1、学会: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会学: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
3、乐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学习重难点: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
四、教具学具准备:
五、教材分析:
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可以说是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穷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生活体验,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这正应验了作者本人的话:“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六、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检查预习,引导自学,共同探究,展示点评 ,达标检测,总结收获。
【解读目标】
【预习反馈】
预 习 案
1、预习方法:朗读法,归纳法
2、预习内容: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预习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
丑陋( ) 讪笑( ) 嫉妒( ) 沼泽( ) 铰链( ) 迸出( ) 绅士( ) 冰雹( ) 木屐( ) 飕飕( ) 来势汹汹
(2)请用四句话归纳丑小鸭的经历。
4、预习困惑:
探 究 案
【依标自学】
提纲1听故事,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提纲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
(读文章,在文中划出先关词语。)
提纲3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本文线索)
【合作探究】
问题1 、丑小鸭丑吗?(四组讨论,二号回答,一组二号点评。)
2
教师寄语:
问题2、丑小鸭艰难的成长历程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三组讨论,二号回答,一组三号点评。)
问题3、文章为何用许多篇幅写丑小鸭遭受的歧视和打击?(二组讨论,二号回答,一组一号点评。)
【展示点评】
问题1 、 ……
问题2 、 ……
……
丑小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