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大洋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 《地理》第二册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大洋洲的第二课时,主要讲述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人口活动和产业特点。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是很具有独特性的,从生物的独特性到气候半环状分布,再到大自流盆地,最后到经济发展都具有其独特之处。这些内容是本节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而且通过澳大利亚的农业、牧业和矿业发展的案例,有助于学生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分析农牧业的分布和工矿业的发展,以及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分布的特点。○ 2能力目标: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到分析其人口和农牧业分布地区。主要采用组织学生识图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图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并且让学生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3、重点和难点重点: ○ 1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 2人类活动和产业特点。难点: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二、说教法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法内容。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来启发式教学,让他们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图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分析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说学法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进一步掌握看图分析资料的能力。对于本节课难点内容要采用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于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再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四、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环节 1复习导入新课以师生问答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使学生快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重点。老师以反问方式来引出新课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 2教学内容 1、自然环境特点。首先, 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地图来说出澳大利亚的主要地形,并请人回答,老师进行补充。其次,询问学生关于大自流盆地中的自流井形成原因及特点,学生思考、
大洋洲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