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高中历史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始了对教育教学目标与方法的转变和调整,其教学重心主要转变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顺应新高考改革的潮流,教师也要逐渐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尽快剔除以往应试思维造成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意识,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031
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积累逐步获取的历史能力、情感、价值观念,其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历史的视角,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反思、解决。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为学生创立良好的核心素养环境,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等进行全面培育,促进学生综合开展。
一、确立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设计是高中历史课堂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高中历史课堂承载着将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驱动力的任务教学,同时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落脚点,通过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将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糅和进去,从而有助于完成高中历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新时期学生学习历史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历史教材作为教学的核心依据,并重点分析和研究,基于培育和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结合历史课程大纲,确立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立足于唯物历史观的根底上,建立历史时空观念,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节课时,通过教材大纲得悉,本节主要讲了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在课堂的学习中,可以先让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局部内容,以总结和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并能够总结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意义。教师要擅于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比方在学习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仅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还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引领学生理解社会开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理解和包容世界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
二、积极推进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方面,教师可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情境创立及设计开展,借此推进学生历史问题的探究及分析能力的提升,逐步实现学生的历史思维及思辨意识的培养。在历史学科的实际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找到合理有效的切入点,积极推进历史问题的情境设计,而且这个设计要能够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具备一定程度的启发引导。
比方,对于农耕时期商业和城市的历史开展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依照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创设:宋朝繁荣的商业开展为何无法推进我国社会的转型开展?哪些因素对其转型开展起到了阻碍影响?对于这种历史问题的情境设计,学生会在问题的背景下开展丰富的历史资料的查找,借此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和历史性的证明,从这点来看,这种历史问题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储藏,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并且从多个角度及层面推进学生历史问题解答能力的提升。不仅如此,合理有效的历史问题创设还能够全面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热情和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凹凸漫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