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校长伊立芬当早晨不到五点半全学校的班主任在各种交通工具的交响乐中走进学校的大门, 那里已经有人正在用微笑迎接他们;在同学们信心百倍的开始每天的跑操时,总有人用鼓励的眼神在关注着他们;当老师们漫步在美丽的校园中,也总会有人主动走过来嘘寒问暖; 学生们就餐的队伍中, 也不时会有人问“吃的怎么样”, 这就是我们的校长。他在生活中像春雨, 滋润人们的心田; 工作中像春风, 吹拂满园桃李; 管理中像春潮,温暖培育人才。他的特色是在管理上,尤其是对教师的管理。他知人善任。因为我们的校长深知学校管理中的一切, 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制定最优的用人方案、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因此,我们的校长最广泛地接触教职工,用眼睛、用心了解每个人的业务、个性、脾气、性格等方面的特点。然后, 根据各个岗位的“角色”特征, 调度“演员”。“善任”, 就是要想方设法促使每个干部、教师发挥其所能、所长,而不是求全责备。老师们都觉得校长是全学校最忙碌的! 校长努力为教师创造尽可能宽松的工作环境。根据教师劳动的特点, 合理安排工作,管理方式灵活,有人情味,教师积极性变得更高,心情更舒畅,老师们更能在工作中发挥潜能。这样,校长就成了一位乐队的指挥:将乐手们按其特点分拨停当,于是整个乐队奏出了和谐而壮美的乐章。他懂得发展人。在我们学校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不学习就一定会落后。校长经常说,一所学校, 大楼有多少在于其次, 大师有多少才是关键;“师高弟子强”, 教师素质的高下, 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优劣、素质教育的成败,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和教育事业赖以发展的无价之宝。所以校长把师资建设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校长千方百计的从其他学校吸引优秀人才、重用本校人才,还想方设法促使我们不断地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科研是出高层次教师、出高层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校长一直在不断提高、强化教师的素质,鼓励教师走“科研兴校”之路,要求教师由“教书型”、“教书匠”向“研究型”、“教育家”转变。此外, 校长也积极为教师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他更懂得凝聚人。用人,发展人,还要凝聚人。只有凝聚了人,才能“得人”。校长在工作中一直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大胆的把工作交给他,只指导,不插手。
我眼中的校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