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
《统计实务》部分
第一章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第二章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第三章基本单位统计
第四章生产活动统计(计算重点)
第五章能源统计
第六章财务统计(计算重点)
第七章劳动统计
第八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Contents
《统计实务》历年考题题型分值分布
单选
多选
判断
计算
综合应用
合计
2006年
6题6分
3题6分
4题8分
2题16分
—
36
2007年
9题9分
5题10分
5题10分
3题24分
—
53
2008年
10题10分
5题10分
5题10分
3题24分
—
54
2009年
17题17分
10题20分
8题8分
—
2题8分
53
2010年
15题15分
10题20分
7题7分
2题8分
50
《统计实务》历年考题章节分布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合计
2006年
5
5
1
10
2
10
3
0
36
2007年
5
5
1
13
3
11
13
2
53
2008年
5
7
3
18
5
3
12
1
54
2009年
5
5
8
9
5
13
5
3
53
2010年
6
5
5
9
9
7
5
4
50
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框架
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
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第一章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第一节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框架
【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依法实施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是关于统计指标、统计表式、统计对象、统计范围、调查方法、调查频率等统计制度方法要素的规范表述和统一规定;是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同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上级统计部门对下级统计部门关于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具有权威性和法规约束性。
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家、部门和地方三大类别
了解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经常性调查制度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涵义: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组织,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普查的统计调查制度。
第一节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框架
【 】
周期性普查制度
注意主体
周期性
普查制度
人口普查:10-0
经济普查:10-38
农业普查:10-6
【 】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第一节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框架
2003年,我国对国家普查项目及其周期安排进行了调整。
【 】
【 】
【】
【 】
【 】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周期性普查制度
经常性调查制度
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进行年度和定期(半年、季度、月度等)经常性统计的统计调查制度。
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实施或一次性实施的专项调查、试点调查等临时性统计调查制度。
第一节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框架
现行的经常性调查制度共30项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涵义】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工作业务方案。
【理解】是国务院有关部门为了满足管理需要,搜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而实施的各类统计调查。
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涵义】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实施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工作业务方案。
第一节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框架
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统计实务》部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