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学活动:美丽的海洋世界来源: 网络 2009-07-05 22:57:45 [标签: 教师学习方法诊断活动阅读材料自我介绍] 幼教精华资讯免费订阅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会用各种方法制作鱼。 2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 3 、增强对鱼外形特征的认识。活动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电光纸、皱纹纸、剪刀、胶棒、纸杯、纸盘、课前组织幼儿参观海洋观、透明胶条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形式引出活动主题。师: “不是船儿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深海浅水都能去,味道鲜美营养多”幼:鱼二、能说出部分鱼的名称,并了解鱼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参观了海洋馆,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许多鱼,谁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幼:燕鱼、鲨鱼、气鼓鱼、章鱼、射水鱼· ..... 师:它们长得什么样? 幼:有的像条带子,有的像个梭子,有的身上长满刺,有的能变颜色, 有的鱼会飞·.”.. ( 教师引导) 三、激发幼儿制作的愿望 1 、师: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去海洋馆看鱼,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一起动手来制作你喜欢的鱼,放在咱们班的“海洋馆”中。(出示以海洋馆为背景的泡沫板) 2 、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制作鱼。幼:剪、折、画、撕、盘纸、用药盒、盘子等制作鱼的方法。四、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鱼。 1 、教师分别介绍材料,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形式。 2 、教师分组指导: A 、剪纸组:重点指导幼儿运用对称的方法剪鱼,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镂空,剪出不同形态及花纹鱼。 B 、绘画组:重点能画出鱼的外形特征,并大胆运用颜色较均匀涂出美丽的花纹。 C 、撕纸组:教师根据幼儿能力提供不同材料,一种沿线撕,一种脱线撕。 D 、手工制作组:根据纸杯及纸盘的形状粘贴上鱼眼睛、鱼腮、鱼鳍等,鼓励幼儿大胆装饰。五、美丽的海底世界 1 、师生共同布置“海底世界”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随意粘贴在展板上。 2 、请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叫什么鱼。(为鱼起名字) 3 、请幼儿共同给我们的海洋馆起名字。(最后结果为“美丽的海洋世界”) 4 、音乐游戏: “快乐鱼儿游游游”。听音乐,模仿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畅游和相互嬉戏的情景。活动自评: 首先教师结合班内环境主题——鱼来开展这次教育活动, 幼儿以对鱼的结构、形态及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参观“海洋馆”之后, 幼儿对鱼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用各种方法来制作鱼,( 剪纸、撕纸幼儿已有一定基础)。其次, 制作的方法、形式也是由幼儿自己想出来的, 自由选择的, 因此增强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有活动内容及材料的提供, 适合不同能力的幼儿, 符合了《纲要》中面向全体, 注重个体差异。最后, 活动结束时的安排能够让每名幼儿有表现的机会, 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且动静结合。另外在活动的指导中应有 3 名教师, 避免幼儿分组后盲目的进行操作。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海底世界作者:幼儿园字体: 大中小发布时间: 2013-09-25 11:28:45 共有 0条评论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海底世界课题生成: 有一天, 两个男孩子在游戏中装扮成鲨鱼和小鱼玩起了游戏, 并给它取名为“海底世界”。“海底世界”这四个字立即引起了部分幼儿的积极响应: “我去过海底世界的,那里面有许多的鱼, 还有……”“我还看到潜水员在水中喂鲨鱼呢!”他们的情绪感染了全班的幼儿, 引发了共同的问题: “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 ”“海底世界里有什么?”由此生成“海底世界”的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一、参观海底世界活动目标: 1 、知道海底世界是各种海洋生物的“家”。 2 、喜欢海洋生物,萌发对各种各样的鱼的兴趣。活动准备: 1 、将幼儿的问题列出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并请家长帮助作好参观前的准备。 2 、提醒幼儿外出参观时注意安全。 3 、摄像记录幼儿参观的全过程。活动过程: 组织幼儿到南京“海底世界”参观。 1、引导幼儿观察“海底世界”的建筑, 从广告标语、墙体、铁门上雕塑的图案感受海底世界的整体环境布置。 2、进人海底世界, 边参观边听讲解员的介绍, 感受海洋生物眇。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 (1) 海底世界中有些什么? (2) 你看到的鱼是什么样子的? 它们长得一样吗? (3) 潜水员在水中干什么? 他喂鲨鱼吃什么? 3 、观看海豚表演。(1) 观察海豚馆的场馆布置。(2) 观看海豚表演,能记住一些有趣的节目。 4 、参观“小卖部”,选购 1~2 件小礼品,回园。 5 、在以后的活动中将录像反复播放给幼儿看,加深幼儿的印象。活动二、让我们的教室成为海底世界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班级环境的特点,设计布置方案。 2 、会大胆地选择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表现自己对海底世界认识。活动准备: 1 、海底世界录像一盘。 2 、将教室内的墙壁涂上蓝色乳胶漆作为海洋背景;
大班主题教学活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