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1. 《学奕》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知识链接: 1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只要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就能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理解蕴含的道理,感受到古文之美。 2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三、学习过程(一)利用工具书,自学完成字词解读目标, 1、给下列字标上拼音。奕( )诲( )鸿鹄( )()缴( )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奕: 诲: 惟: 援: 将: 鸿鹄: 俱: 弗: 为: 3 、除了上述提到的,我觉得还有( )、( )这两个字词比较重要,我们小组认为它的意思是,。(二)小组合作,释句读句。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5、为是其智弗若与? (三)小组 pk全文诵读情况。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你开动脑筋,回答问题。 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举例说明你的身边有无听讲三心二意的现象? 四、展示: 2.《两小儿辩日》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 、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习重难点: 学习、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链接: 《列子》一书的作者是列御寇。据传,列御寇是周朝,道家学派的早期人物。《列子》原书早已散失,现在流传的《列子》是东晋人张湛辑注的。《列子》一书属于道家学派,书中散布了唯心主义,但也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字注音: 盘盂孰汝 2、大家再次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 日中: 决: 及其: 为: 则: 探汤: 乎: 二、合作探究 1、在这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2、理由呢? 3、孔子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是怎么做的呢? 4 、孔子那么知识渊博的人,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他能实话实说,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5、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三、拓展: 1 、我们不但要像两个小孩那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勇于探索,还要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识是无止境的,两千多年前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的问题,可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为什么? 2、从两小儿的辩论可以看出什么? 3、“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四、展示 2. 《匆匆》学习目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3 .我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精读,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懂得应珍惜时间。学习过程: 一、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我脑中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2 .我能带着问题,带着对课题的质疑,静心读文。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1、我能理解的词语有: 2、我能运用的词语是: ,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并批注你的体会。 1 .细读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提出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 (第2—4自然段)具体说明,时光飞逝,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 ?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第5自然段)课文最后一段写了什么?与开头什么关系? 3.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288 KB
  • 时间2016-08-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