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科举制度 【公元605年到公元1905年】 ——主讲人 江火焱
2021/5/8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001班 中国通史
一、何谓“科举制度〞?
所谓“科〞者,指的是考试科目。
所谓“举〞者,指的是选举人才。
综上所述,所谓“科举制度〞,指的便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2021/5/8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001班 江火焱
*
二、中国科举制度的开展历程。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时期。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备时期。
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亡时期。
2021/5/8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001班 江火焱
*
三、不同阶段的开展成果概要。
〔一〕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时期。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021/5/8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001班 江火焱
*
三、不同阶段的开展成果概要。
〔二〕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备时期。
在唐朝,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两大类,每年定期举行的称为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为是制科。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明经和进士两科成为主要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是经学、时务策和诗赋。
武那么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还增加了录取人数。武举由兵部主考,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授官。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考,提高了科举的地位。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2021/5/8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001班 江火焱
*
三、不同阶段的开展成果概要。
〔三〕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严格考试程序:确立三级考试制度,即州府试、省试、殿试。从此殿试成为定制。
严密考试方法:创立“糊名法〞,就是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密封起来,有效地防止了科场舞弊。
减少考试的科目,大量增加录取的人数。
2021/5/8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001班 江火焱
*
三、不同阶段的开展成果概要。
〔四〕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朝统治中国时期是科举制度的低落时期,但是元朝开创了以四书作为取士内容的先河。进入明朝以后,科举制度开展到了鼎盛时期。
明朝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考试输送生源的途径之一,而到了明朝,入学成为了科举的必经之路。明朝设立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称为监生,监生可以直接做官。
监生分为四大类,生员入学称为贡监,举人入学称为举监,官僚子弟入学称为荫监,捐资入学称为例监。
2021/5/8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001班 江火焱
*
〔四〕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但凡经本省的各级考试进入州府县学的学子,通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第一名叫做案首。取得生员的入学资格的考试叫做童试,也叫小考或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的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这级考试成为院试,院试合格者为生员。
生员是考取功名的起点,生员分为三大类,即廪生、增生和附生、优秀的生员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国子监学习,或者做官。
明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等级。
2021/5/8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001班 江火焱
*
〔四〕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乡试】是由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为秋闱。但凡本省的科举生员于监生均可应考,考中的称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叫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或者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又称为桂榜。放榜之后,又巡抚主持鹿鸣宴。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为礼闱。全国举人在京师考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又称为春闱,会试分为三场,初九、十二、十五举行,主考官称为总裁,又称座师,考中的称为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叫会员。
2021/5/8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001班 江火焱
*
〔四〕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殿试】是在会试后的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项。录取分为三甲:一甲3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为甲榜或者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做黄甲,也叫金榜,中进士被称为金榜题名。
2021/5/8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