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古诗十首《龟虽寿》《龟虽寿》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笔调兴会淋漓,有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 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老骥( jì)伏枥( lì),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犹有”和“终为”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老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 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 té ng )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 jì)伏枥( lì),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 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 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 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写。一、二句从应邀写起, “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 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 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sh ǔ),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 á)。开轩( xu ā n)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 hu án)来就菊花《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朝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 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把读者带进幽美绝世的佛门世界。。“空人心”应对上句“悦鸟性”,点示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的确可以涤除尘念,净化心灵; “悦鸟性”又暗示人只有象鸟一样,远离凡尘,回归自然, 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遥适世。颈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空明,无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
七上 古诗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