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质疑.doc“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质疑“假话全不讲, 真话不全讲”, 这句名言的版权属于谁?似乎属于季羡林先生。新华网上搜得源于去年 7月 19 日《光明日报》的“季羡林先生语录”,有一条是:“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但是,相似的话,上世纪 90 年代我到南方周末报社工作,就常听老主编左方先生将它当“报训”给大家念, 并说它得自南方日报社老总编黄文俞的真传。“老左”(在“官本位”还没有侵蚀到报社的上世纪, 刚入职的小青年也这么叫他, 没人好意思喊“左主编”或“左总”) 的话。在 201 0 年3月 11 日这期《南方周末》周瑞金同志《示读者以大信》一文中得到印证。周瑞金写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担纲《南方日报》总编辑的黄文俞同志, 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报训’:‘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 但是不可以说假话。’……”应该是“英雄所见略同”,而不可能是谁抄袭谁,不过季先生的概括更精炼上口,更方便流传。我们应该明白所谓“假话全不讲, 真话不全讲”并非什么真经, 正如周瑞金同志在上引句子接下来所说, 那样的“报训”是“在特定历史时期, 仍然坚守社会道义和报人品格、坚守曾经遭到嘲笑和践踏的职业精神”。换言之, 所谓“假话全不讲, 真话不全讲”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 有它的历史局限性; 抽离这个“报训”或这段“语录”的特定历史背景, 无条件地拔高它,就可能是谬种流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比如“文革”中及之前的五六十年代,“真话不全讲”是为了自我保护, 免得惹祸上身, 像林昭那样被当作“右派”枪毙, 像张志新那样被割喉,这是出于人求生本能的无奈。 1957 年“大鸣大放”期间,毛泽东提出“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要“五不怕”(“一不怕撤职, 二不怕开除党籍, 三不怕老婆离婚, 四不怕坐牢, 五不怕杀头”)。可是, 那时候很多人不怕牺牲自己当烈士, 怕的是被党和人民误会, 当比狗屎还臭的“反革命”。至于提倡“哈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 那一刀刀凌迟处死的滋味又比“砍头只当风吹帽”更惨烈, 非大圣人或大亡命徒不能承受。至于“假话全不讲”其实也很难, 自我贬损的假检讨在那个年代几乎无人幸免,彭德怀大将军也做不到;而数不清的整人运动中,能做到损害他人的“假话全不讲”的, 在党政军干部中也就是张爱萍将军等寥寥数人敢说自己做到了。简言之, 整句格言是那个政治生活极不正常年代的“高标准”,其实是不足为后世法的。细品这句语录,不难发现它暗含假定或者说预设了“真(的话)”就是善的美的,“假( 的话)”就是恶的丑的, 而实际的社会生活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根本不可将“真话”与“假话”的善恶美丑绝对化。为人处世和参与公共事务有区别, 不同的职业要求也不尽相同。与人为善的人, 有时应当说“假话”,比如夸奖招待你的主妇做的饭菜好吃是礼貌,虽然并不对你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质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