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耳朵,倾听世界.doc打开耳朵,倾听世界 1999 年,我应某学生杂志的邀请,为他们写专栏。我很喜欢和年轻人互动,所以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于是变成了专栏作家。然后,我就坚持到了今天。有时候我觉得, 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做这件事情, 好像是在慢慢地完成一个行为艺术。这个过程,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思考。起初是编辑让我自己想主题来写, 后来变成了问答形式。同学们的每一封来信都很特别, 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扑面而来。我也是在跟他们的互动中,不断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审视和思考。比如有这么一个孩子。他写信跟我说, 他特别烦恼, 因为觉得别人都对他有成见, 问我他该怎么办。那个让他烦恼的成见是什么,你一定想不到。他说:“因为我爸爸是数学老师, 他们就觉得我的数学成绩应该很好。我觉得这件事情让我很痛苦,这是他们对数学老师的孩子的一种成见。”他还说:“何老师,我一直觉得你是人生赢家,很多事情你都可以解决。我很苦恼,因为别人对我有成见。我该怎么办? ”于是,我就给了他这样的一个回复:“我可以说,你认为我是人生赢家,也是对我的一种成见吗? ”当然,这个回复不能就这么结束。我接着对他说:“其实很多时候,外界给我们的很多判断都是依据一些比较狭隘的思维方式或者已有的经验得来的。比如说, 很多人认为胖子一定爱吃,高个子的人就一定会打篮球,家里有钱的人品行就一定不好, 不爱读书的人就一定不聪明, 数学老师的小孩数学成绩就一定好, 等等。”我给他举了这几个例子后, 继续说:“不管怎样, 外界对我们的判断, 其实跟我们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不会因为他们说我们很好就真的变得更好, 也不会因为他们说我们很坏就真的变得不好。所以, 除非我们自己去改变自己,别人的几句评价根本改变不了我们。”我对这个孩子说的话,后来也一直在我自己的身上发挥着效用。我知道这些话其实不只是对他说的, 也是对我自己说的。这是我认为的好的、对的人生态度。刚开始遭遇一些恶意的网络攻击的时候, 我的心情非常沮丧, 就好像一个童话被打破了――原本很善良、觉得什么都好的一个人, 突然间发现原来即使你不去伤害任何人,这个世界上也还是有人会恶意地对待你。我跟那个爸爸是数学老师的小孩一样,感到不能理解,也无计可施, 但那个时候我没有这个小孩这么幸运,能有一个人跟他这样讲道理。我是待在自己的沮丧里慢慢走过来的。我发现那些制造谣言的人, 并不会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我也并不是为他们而活着的。我就是在那种情况下, 慢慢学会了如何只在乎十米之内可以真正接触到我的人的看法。所有人对我的评论和建议我都会尊重, 但是我并不会因为这些外来的评论而随意改变自己。设想一下, 如果一有建议我就要去改变自己, 成千上万的观众的建议我都要去接纳并做出改变,那么我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可能就是个四不像的怪物了。来自外界的声音太多了, 我们既不能关闭耳朵什么都不去接受, 也不能放任所有的声音都灌入耳中。所以要用心, 用心意味着有所选择――有选择地倾听也是一种能力,这种去伪存真会让我们更完整地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一点上,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赖声川导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暗恋桃花源》准备上演大陆版本的时候, 赖老师来找我和娜娜担任角色。我受宠若惊。虽然也觉得难度和压力很大, 但我还是去试了。在这个过程中,赖老师给了我很多启发和鼓舞。我们经过了非常刻苦认真的排练。第一次演出前的倒数第三
打开耳朵,倾听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