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课件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200 4 /200 5 学年
第 一 学期
课程
网络技术
章节课题
第二章
模型的介绍
授课方法
讲授
所需教具
多媒体教室
授课时间
月 日节
月 日
节
月 日
节
月 日 节
授课班级
目的要求:
掌握 OSI模型的基本构成
旧知复习:
掌握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的特点
重点难点:
传输层的 TCP 和 UDP 的特点及功能
掌握网络层的特点及功能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特点及功能
掌握物理层的特点及功能
难 点 : 传输层的 TCP 和 UDP 的特点及功能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一、复习旧课:
掌握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的特点
(5分)
二、讲授新课:
(80分)
2 0 分 ) 传输层的 TCP 和 UDP 的特点及功能
2 0 分 ) 掌握网络层的特点及功能
2 0 分 )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特点及功能
2 0 分 ) 掌握物理层的特点及功能
三、课堂小结(3分)
见附页
课后作业:(2分)
4、 7、8
教学后记:
任课教师 杨文虎 教研室主任 杨云
精品教学课件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传输层 (transport)
功能:(非常重要的考点)
regulates information flow to ensure end-to-end connectivity reliably and accurately between host and application.
Has TCP and UDP to keep track of different conversations to pass information to the upper layer . ( 考点,特别注意,反复强调 )
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
NBP(Name binding protocol) 命名绑定协议,用的很少。
The emphasis of this curriculum is on TCP/IP Ethernet networks. The TCP/IP
protocol of the OSI model Layer 4 (transport layer) has two protocols - TCP and UDP .
TCP supplies a virtual circuit (包传输) between e
CCNA课件D2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